考试
1970-01-01 08:00:00

南京,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名城,它亲眼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兴衰荣辱。

题目描述

【题目】南京,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名城,它亲眼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兴衰荣辱。分析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年8月的一天,清政府的代表被迫来到停泊在南京江面英国军舰的上,在一份对中国及不平等的文件上,无奈的签下名字。中国近代百年的屈辱从此开始。

(1)材料一中的“对中国及不平等的文件”指的是近代史上哪个不平等条约?它的签订与列强哪次侵华战争有关?

材料二 “…….. 日寇疯狂大屠杀,男女老幼亦不分。尸恒满地,血流成河,枉死三十余万人。哀鸿遍野憾天地,血雨腥风日月昏……..”

(2)材料二反映了日军的哪一暴行?该事件发生于何年?

材料三 钟山风雨其仓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概而慷。

(3)这首诗反映的是人民解放战争中的哪次战役?这次战役解放了哪座城市?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答案解析

(1)《南京条约》鸦片战争(2)南京大屠杀  1937(3)渡江战役 南京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被推翻

(1)根据材料一中的关键信息“南京、不平等的文件、中国近代……开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中,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清军节节失利,英舰到达南京长江江面,清廷被迫派人向英军求和。1842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因此,材料一中的“对中国及不平等的文件”指的是近代史上的《南京条约》;它的签订与鸦片战争有关。(2)根据材料二中的关键信息“日寇、大屠杀、三十余万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军占领南京后,对南京人民进行了血腥大屠杀,犯下了滔天罪行。南京的和平居民有的被当做练习射击的靶子,有的被当作练习刺杀的对象,有的被活埋。据中国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统计,日军占领南京后六周之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因此,材料二反映了日军的南京大屠杀;发生于1937年。(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49年4月,毛泽东和朱德向中国人民解放军下达进军的命令。等候在长江北岸的解放军百万雄师,分三路渡江作战。国民党的长江防线倾刻崩溃。23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了。因此,材料三这首诗反映的是人民解放战争中的渡江战役;这次战役解放了南京;重大历史意义是:南京国民政府统治被推翻。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