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乘旦说:“无论什么国家,制度都要越完善越好。”阅读下列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钱乘旦说:“无论什么国家,制度都要越完善越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注:如“参知政事”、“参议得失”、“参知机务”、“专典机密”等)。
——(宋)欧阳修《新唐书·百官志》
制诏书敕,……后正式改名为“翰林学士”,并特置学士院以安置。安史之乱后,“军国多务,深谋密诏,皆从中出”,被称为“内相”。宪宗元和年间,中书小吏滑涣,勾结知枢密刘光琦(宦官),“宰相议事有与光琦异者,令涣达意,常得所欲。……郑余庆与诸相议事,涣从旁指陈是非,余庆恕叱之,未几,罢相。”……《唐阙史》卷下记云:“一日,枢密使(宦官)出至中书,奉宣与宰臣商量镇州事。”
——戴显群《唐后期政治中枢的演变与唐王朝的灭亡》
材料二 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之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它名。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日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新唐书百官志》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唐初期三省的职责和特点,分析唐初实行这一制度的意图。
(2)据材料一、二,概括三省制实际运行中的调整及其对三省制产生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三省制演变与唐朝兴衰之间关系,并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答案解析
(1)职责:结合三省六部制的内容回答即可。特点:根据所学可得出相互合作;相互牵制。意图:概括三省六部制的影响即是其意图,是为了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和效率,巩固唐王朝统治。(2)调整:从材料二中的信息“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等信息可概括得出官员任职多任用低级官员或他职兼宰相权职;三省长官不轻易授人;选用文人学士参与军政;宦官执掌枢密,参与决策。(3)关系:根据所学可概括得出前期三省制分工合作,对唐朝盛世有积极推动作用;后期不断被削弱和架空,对唐朝中后期的社会动乱有一定的消极影响。认识:结合所学从社会发展离不开制度的稳定执行的角度进行概括
(1)职责:中书省(草拟)、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特点:相互合作;相互牵制。意图: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和效率;巩固唐王朝统治。(2)调整:官员任职多任用低级官员或他职兼宰相权职;三省长官不轻易授人;选用文人学士参与军政;宦官执掌枢密,参与决策。(影响:三省地位不断下降;逐渐名存实亡。(3)关系:前期三省制分工合作,对唐朝盛世有积极推动作用;后期不断被削弱和架空,对唐朝中后期的社会动乱有一定的消极影响。认识:社会发展离不开制度的稳定执行(围绕制度执行、保障等,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试题
[多选] 在Word的编辑状态下,进行字体设
皇太极认为得人比得钱财更好
(多选题)限价委托是指客户要求证券经纪商在执
(单选题)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
(吉林省2009届高考压轴卷新课标试题16题
布鲁图是罗马的一个铁匠,他向贵族卡西借了10
小红情绪低落时,喜欢听听音乐。这种调节情绪的
下列关于质押和抵押的区别,说法不正确的是(
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办
尽管人类居住的地球有70.8%的面积被海洋覆
下列四位日本人的经营之道,根据日本国情,你认
消防控制室是设有火灾自动报警设备和消防设施控
对化学品仓库叉车只要完好无需特殊防护就可以进
“卒不起”中的“不起”意思是()选项
关于工作说明书的编写,错误的是()。
对因平级交流、到龄退休等原因即将离任的市县党
隧道防水可分为柔性防水和()。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准确度要求的测量范围为().
从三元里人民抗英到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从浴
青年马克思在谈到选择职业的理想和价值时曾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