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3 05:38:24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完成下面探究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完成下面探究问题。

材料一:

 

 

(1)填出图中英文字母所代表的五个经济特区名称。

A.       B.       C.       D.       E.      

(2)回顾近代史,

D曾是第一批通商口岸之一,改革开放后,D又是最早的经济特区之一。比较前后两次“开放”其不同在于       

A.前者是丧权辱国的,后者是独立自主的

B.前者是主动的

C.两次开放都取得了辉煌成果

D.两次开放都增强了国力

材料二:

 

 

(3)材料二是我国对外开放过程中的第几步?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材料三:1978年,我国GDP(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只有3624亿元,1986年突破1万亿元,2000年突破10万亿元,2006年突破20万亿元,2007年达到246619亿元,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列世界第四位。

(4)材料三的这组数据说明改革开放给我们国家带来了什么变化?

(5)试举一例说明改革开放给你或你的家庭带来的变化。

答案解析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我国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8年,我国又设立了海南经济特区,故A珠海、B深圳、C汕头、D厦门、E海南。(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失败后,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这次开放是被迫的,是丧权辱国的,1980年,我国设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了广州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后来又开放沿海经济开放区,这次开放是我国政府独立自主决定开放的,是为了使我国经济融入世界,更好的发展我国的民族经济,故选A。(3)依据材料二图片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这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二步,1980年,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后批准海南建省并设立经济特区;1984年进一步开放14个沿海城市;1985年后又陆续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为经济开放区,从而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带;1990年中国政府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形成了以浦东为龙头的长江开放带;现在,对外开放区已从沿海地区向内地发展,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4)由材料三“1978年,我国GDP(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只有3624亿元,1986年突破1万亿元,2000年突破10万亿元,2006年突破20万亿元,2007年达到246619亿元,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列世界第四位”可知,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实力逐步得到增强,综合国力明显提高。(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使每个家庭都受益,比如,改革开放后,家里用上了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电器产品。

(1)A珠海、B深圳、C汕头、D厦门、E海南。(2)A。(3)第二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4)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实力逐步得到增强,综合国力明显提高。(5)改革开放后,家里用上了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电器产品。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