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的民族关系除了有刀光剑影,更有流传千古的民族和谐相处
题目描述
【题目】我国古代的民族关系除了有刀光剑影,更有流传千古的民族和谐相处的佳话。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感悟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变化。
材料一 秦汉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呈现出明显区域特征,即南方地区的开发与融合加强,西域的贸易和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
材料二 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汉书﹒张骞传》
材料三 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崤函帝宅,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移风易俗,信为甚难。”
——《魏书任城王传》
材料四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时期“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在北方边境主要与哪个少数民族战争不断?
(2)材料二反映的是张骞第几次出使西域?“初行”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孝文帝为学习汉族先进文化而采取了什么重要举措?举一例说明“移风易俗”的具体表现。
(4)材料三所述历史事件与材料四所呈现的历史现象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何共同作用?
(5)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概括我国从秦汉到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
答案解析
(1)事件:丝绸之路的开辟(或:张骞通西域);民族:匈奴(2)第一次;目的: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3)事件:北魏孝文帝改革;举措:迁都洛阳;表现:说汉语、改汉姓、学汉礼、与汉族联姻、遵汉制(言之有理皆可)(4)作用:促进了民族交融;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5)变化:从民族间的对抗到民族交融。(意思相近皆可)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从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因此西汉时期“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与张骞通西域有关;在北方边境主要与匈奴战争不断。(2)根据材料二“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初”,可知是第一次。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第一次出使的目的是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3)根据材料三“北魏孝文帝曾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学习和接受汉文化,更好的统治中原广大地区,北魏孝文帝把都城从平成迁到了洛阳,进行一系列改革。因此材料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孝文帝为学习汉族先进文化而采取了迁都洛阳重要举措,进行汉化措施,“移风易俗”的具体表现,如说汉语、改汉姓等。(4)根据材料三、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北魏孝文帝改革”、材料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內迁图”,所呈现的历史现象对中华民族的发展的共同作用,是促进了民族交融;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从秦汉到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是从民族间的对抗到民族交融。
相关试题
411 Windows2000是基于MS-D
健康管理的三级预防指的是: *
104.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隔离措施主要包括
据统计,1912~1913年间,北京政府颁布
一位法制史专家欲研究西方陪审制度的起源,他研
(判断题)现金管理银企通平台客户可撤销现金管
(单选题)体现信息化教学中评价的公开性特点的
(多选题)从狭义上讲,法律风险主要关注商业银
超星尔雅学习通《人工智能,语言与伦理(复旦大
2019年,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事业迈入关键之
2016年8月8日,国务院印发了《“十三五”
四大名著是我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作。小崔想选一
凡各齿轮轴线的位置均固定不动的轮系均称为()
价格关系中的比价反映了()关系。
鲁肃这一人物形象出自()。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深化生态文明制度改革要紧
我国最早建立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 )
下列利润项目中,构成施工企业营业利润的有()
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中,强调人民群
双因素理论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