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 材料一:2019年10月21日,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

题目描述

【题目】??? 材料一:2019年10月21日,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其中专门增设“网络保护”一章,对网络保护的理念、网络环境管理网络企业责、网络信息管理、个人网络信息保护、网络沉迷防治、网络欺凌及侵害的预防和应对等作出全面规范,力图实现对未成年人的线上线下全方位保护,其总原则是保障和引导未成年人安全、合理使用网络。

材料二:张某使用“本?拉登”头像在某微信群聊天时,一个网友说了句“看,大人物来了”于是,张某就顺着这句话,发了一句“跟我加入ISIS“。张某法制观念淡薄,在300多人的公共微信群内以发布信息的方式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其行为已构成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罪,依法应予惩处。鉴于其被抓获到案后能如实供述犯罪事实,且无违法犯罪记录,依法对其从轻处罚,但不能认定为情节轻微。最后,法院判决张某犯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罪,判处有期徒刑9个月,并处罚金1000元。

(1)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中学生该如何安全、健康地使用网络?

(2)结合材料二中张某的做法,请从法律角度谈谈我们应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违法犯罪?

答案解析

(1)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不良信息。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传递网络正能量。(2)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违法犯罪危害,远离违法犯罪。预防违法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在网络交往中青少年要遵守《网络文明公约》,做到文明健康上网,利用网络,广交朋友。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轻易泄露个人资料,不随意答应网友的要求;遵守网络规则、网络道德,做到文明上网,不浏览色情网页,不沉溺网络游戏;遵守法律,做到不传播流言,不恶意攻击他人,不进行诈骗活动,不泄露国家秘密;登陆绿色网站,远离黑网吧。(1)本题考查我们中学生该如何安全、健康地使用网络。解答时,联系教材知识点,从提高媒介素养、学会“信息节食”、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等角度分析即可。(2)本题考查我们应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违法犯罪。解答时,联系教材知识点,从认清违法犯罪危害、杜绝不良行为、增强法治观念、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等角度分析即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