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对我国后世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题目描述
【题目】《史记》对我国后世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一
部分内容
十二本纪
①《夏本纪》②《秦始皇本纪》③《周本纪》④《殷本纪》
十表
《十二诸侯年表》《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
八书
《礼书》《乐书》《律书》
三十世家
《齐太公世家》《孔子世家》《陈涉世家》
七十列传
《老子韩非列传》《商君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蒙恬列传》《卫(青)将军骠骑列传》
(1)依据材料一写出《史记》是____________体通史。将材料一中的四部本纪按时序排列。(写序号)
(2)从世家、列传中任选一位历史人物进行介绍。(仿照示例完成,陈涉除外)
示例:陈涉(胜),陈涉和吴广领导了大泽乡起义,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领导者,具有首创精神。
材料二 武王把殷朝遗民封给商纣的儿子武王因为殷地刚刚平定,还没有安定下来,就命令他的弟弟管叔鲜、蔡叔度辅佐禄父治理殷国…然后把尚父封在营丘,国号为齐。
——摘译自《史记·周本纪》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出武王实行了哪项制度分析武王推行这一制度的目的。
材料三 主父偃向皇帝(汉武帝)劝说道:如今有的诸侯拥有几十个城市,土地上千里,依仗他们的强大,联合起来反叛朝廷…希望陛下命令诸侯推广恩德,把他们的土地分割给子弟,封子弟为侯…陛下用这种办法施以恩德不必削减诸侯王的封地,实际上却分割了他们的国土。
——摘译自《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4)依据材料三,说出主父偃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分析这一建议实施后的作用。
材料四 司马迁用十多年的时间写出了历史巨著《史记》西汉前期《春秋》《尚书》等文化书籍不断积累并发展。司马迁在主持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中,得以阅读这类图书。到汉武帝时,中央集权的加强,使西汉进入了强盛时代而自文景之世开明政治的流风余韵,到司马迁述史,汉武帝也未予干涉,这也成就了其敢于直言,实录史事,最终成一家之言。
——摘编自张大可《〈史记导读十讲》
(5)依据材料四,概括《史记》成书的条件。
答案解析
(1)纪传 ①④③②(2)人物的相关史实准确;能对人物进行合理评价。(3)分封制;巩固周王朝统治。(4)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等。(写出一项即可)(5)西汉前期文化的发展;司马迁具有的便利条件;西汉的强盛;汉武帝的开明政治等。(写出两项即可)
(1)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史记》是一部纪传通史;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秦朝;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西周;公元前商王1300年盘庚迁殷;故正确排列顺序是①④③②。(2)开放性题目,人物的相关史实准确;能对人物进行合理评价。(3)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武王把殷朝遗民封给商纣的儿子、命令他的弟弟管叔鲜、蔡叔度辅佐禄父治理殷国…然后把尚父封在营丘,国号为齐”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西周实行的分封制;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为了管理辽阔的疆域,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王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4)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希望陛下命令诸侯推广恩德,把他们的土地分割给子弟,封子弟为侯…陛下用这种办法施以恩德不必削减诸侯王的封地,实际上却分割了他们的国土”可知,此内容反映了主父偃向汉武帝提出实行推恩令;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汉武帝颁布“推恩令”,陆续削夺大批列侯的爵位,解除王国对中央的威胁,巩固了国家统一。(5)依据材料信息“汉武帝时,中央集权的加强,使西汉进入了强盛时代而自文景之世开明政治的流风余韵,到司马迁述史,汉武帝也未予干涉,这也成就了其敢于直言,实录史事,最终成一家之言”可知,此内容反映了《史记》成书的条件有西汉的强盛;汉武帝的开明政治等。
相关试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行政诉讼的立案条件?(--答案
【多选题】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
2017年9月22日,中国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在
我们认为英国是近代代议制民主的先驱,因为英国
西晋时,一些佛教高僧主动与名士交游并模仿他们
公元前127年,身为重臣的主父偃向汉武帝提出
2019年5月22日,山西省工会对口援疆工作
为悼念在战争或其它灾难中的死难者,许多国家都
现金余缺; -答案
下列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在远动装置接收信道上收到信号电压为0.4V,
凡应检验项目经检查、测试有不符合要求的热工计
《清平乐》:“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电线管埋设在墙体内或混凝土内时,管路转角时,
关于我国矿产资源的描述。
焦炭jiüotàn
压力容器发生()时,操作人员应()紧急措施。
某房产面积90000m2,要求测绘精度为二级
项目处在初期阶段,而已经出现旷工问题,项目经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普遍实行的土地政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