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韩愈于贞元二年赴长安应试,无门第资荫,三试不第。后经多方请托

题目描述

【题目】韩愈于贞元二年赴长安应试,无门第资荫,三试不第。后经多方请托、行卷,声名鹊起,于贞元八年始中进士。应吏部试,又三次不中。贞元十一年,三次上书宰相,也希望得荐举。贞元十七年秋冬季,他才被吏部正式授予官职。材料可佐证在唐代  (     )

A. 高级官员多进士科出身    B. 科举考试考风极为不正

C. 科举中重经世策论之才    D. 门第观念依然比较浓厚

答案解析

D

依据材料“无门第资荫,三试不第”、“后经多方请托、行卷”、“三次上书宰相,也希得荐举”可以看出即使是在科举制下,门第观念依然很重,否则即使有才能也不一定科举成功。结合课本所学,唐代科举从形式上看和过去的孝廉、秀才有继承关系,只是当门阀盛时被举为秀才孝廉的人必定出于世族,而唐代并无此限制,说明唐代科举淡化了门第出身,但还是存在门第观念。D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反映出高级官员多进士科出身,故4错误;材料没有提到科举考试考风问题,没有涉及科举中重经世策论之才,ABC三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