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27 10:12:30

1923年,国内出现了“科学与人生观”的争论。梁启超提出,要

题目描述

【题目】1923年,国内出现了“科学与人生观”的争论。梁启超提出,要反思一战,认为科学不能解决人生观问题,反对“科学万能论”;有人坚持科学是人生观的基础与核心;陈独秀则立场鲜明地主张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人生观问题。这场论争

A. 民主科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

B.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开端

C. 使国人认识到了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D. 体现出国人积极思考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

答案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这场论战是“科玄论战”。科玄论战争论焦点可概括为两个核心问题:首先是对科学与玄学价值问题的讨论,其次是科学能否支配人生观。论战的后期,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也参与进来,推动了思想的进一步解放;进一步推动了科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有利于提高大众的科学素养);引起人们辩证地看待中西方文化(对“科学万能”“全盘西化”偏激思想的纠偏,或引导人们重新审视传统文化);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对当今认识科学与人文的关系具有借鉴意义,所以该争论体现出国人积极思考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故答案为D项。A项,材料涉及的是“科玄论战”,不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排除;B项,最先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是李大钊,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C项,材料没有指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也不是材料的主旨意思,排除。

D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