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改革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改革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黑船压境的傲慢和强势,凸显出幕府的软弱无能,来自外部的压力终于演变为内部变革的动力,年轻的天皇要领导的是一个内忧外患、危机四伏的日本。

——《大国崛起》

(1)年轻的天皇进行了一次改革,请问这次改革的性质是什么?从民族独立的角度看,这次改革对日本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2)日本政府制定了什么政策使日本在改革后在短短的15年内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

材料二  1921—1925年苏俄(苏联)粮食产量由22.13亿普特增加到44.24亿普特.

(3)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苏俄(苏联)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出台了700多个法令,建立了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兴建了许多公共工程,开展了大规模的救济工作,国家支出350亿美元。

(4)材料三中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和特点各是什么?

答案解析

(1)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改变了日本封建落后的局面,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2)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兴办资本主义工商业,大力发展近代经济(3)1921年苏俄开始执行新经济政策,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4)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爆发。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1)依据材料一 “美国黑船压境的傲慢和强势,凸显出幕府的软弱无能,来自外部的压力终于演变为内部变革的动力”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中期,日本也面临着西方列强入侵的民族危机。为了应对内忧外患,日本发动倒幕运动推翻腐朽的封建幕府统治,之后在明治天皇时期开展明治维新,这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从民族独立的角度看,明治维新改变了日本封建落后的局面,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亚洲强国。摆脱了沦为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的危机。(2)结合所学知识,明治维新在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并且建立君主立宪政体;在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开展工业化建设;此外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西方化,大力发展教育等。因此明治维新在经济上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兴办资本主义工商业,大力发展近代经济,使日本在改革后在短短的15年内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3)依据材料二 “1921—925年苏俄(苏联)粮食产量由22.13亿普特增加到44.24亿普特”,可知这一时期苏俄(苏联)粮食产量显著增加。结合所学知识,1921年列宁领导下的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以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剩余产品可以由农民自由支配,从而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4)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三中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是1929—1933年美国爆发了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经济危机又引发了政治危机,因此罗斯福于1933年就任总统后宣布实施新政以应对经济危机。依据材料三“美国出台了700多个法令,建立了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兴建了许多公共工程,开展了大规模的救济工作,国家支出350亿美元”可知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政府全面干预经济,加强对经济的计划指导。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