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2 11:21:43

历史总是以各种形式呈现于现实当中。我国当代一位著名学者说:“

题目描述

【题目】历史总是以各种形式呈现于现实当中。我国当代一位著名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香港的水坑口街,原名叫“波些臣街”——Possession point(占领街)……这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也是血泪斑斑的中国近代史的开始。那片美丽的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以纪念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

——中学

材料二  如图

屈辱的历史见证

材料三  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中国国家应允诸国分应自主,常留兵队分保使馆。

——《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一中“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英国人将香港海湾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依据何条约?

(2)材料二的遗址能够让你直接联想起中国近代史上哪次屈辱的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制造者是谁?

(3)材料三所示的内容与哪一不平等条约有关?该条约给中国社会性质带来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从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答案解析

(1)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一中“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指的是鸦片战争;英国人将香港海湾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的条约依据是《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迫切需要开辟国外市场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就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了中国。1840--1842年,英国发动了对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鸦片战争使中国由一个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二的遗址是圆明园遗址,因此能够让我们直接联想起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火烧圆明园的惨痛遭遇;造成这一惨痛遭遇的侵略者是英法联军。1856--1860年,英法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占领天津,进逼北京,10月英法联军闯进北京西北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英法联军又火烧了圆明园。(3)依据材料三“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人民,概不准在界内居住……”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三所示的内容与《辛丑条约》有关;1900—1901年,八国联军发动对中国的侵华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主要内容有:赔款白银4.5亿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划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4)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落后就要挨打;勿忘国耻,立志振兴中华;西方殖民者凶残、野蛮;清政府腐败无能。

(1)历史事件:鸦片战争条约;《南京条约》(2)历史事件:火烧圆明园,制造者:英法联军(3)条约:《辛丑条约》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启示:落后就要挨打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