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图说历史:

题目描述

【题目】图说历史:

(1)图一是远古时期黄河流域某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这一原始居民是     原始居民,住半地穴式圆形房,主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

(2)图二是     ,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     朝时期青铜器的代表。

(3)图三所示人物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提出了“     ”的学说。它包含一切美德,他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受宠爱惜民力,“为政以德”。

(4)图四是我国最早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     ”,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     朝开始。

(5)图五是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的     农具,到战国时,使用范围扩大。春秋末年己使用     ,它的使用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答案解析

(1)半坡;粟。(2)司母戊鼎;商。(3)孔子;仁。(4)甲骨文;商。(5)铁;牛耕。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距今6000年前黄河流域的半坡居民已种植粟、白菜、芥菜等农作物,住半地穴式房屋,已经饲养家畜,制作彩陶。(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司母戊鼎,出土于河南安阳,是商王祖庚为祭祀母亲戊而作的祭器,是商朝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是世界迄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晚期鲁国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效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5)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量显著提高。我国至迟在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