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19:08:50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世界不同地区文明冲突碰撞的历史。阅读材料回

题目描述

【题目】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世界不同地区文明冲突碰撞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至于神,我们既然无法真切地感受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到底长什么样子,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

材料二: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路及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法国的伏尔泰认为……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

——顾立雅《孔子中国之道》

材料三:嗟予小子无学,顽陋不足以言革命独立之大义。兢兢业业,谨模拟美国独立之义,约为数事,再拜顿首,献于我最敬最亲爱之皇汉人种四万万同胞前,以备采行焉如下:…

——各人不可夺之权利,皆由天授。

——生命、自由、及一切利益之事,皆属天赋之权利。

——不得侵人自由,如言论、思想、出版等事。

——各人权利必要保护。须经人民公许,建设政府,而各假以权,专掌保护人民权利之事。

——无论何时,政府所为,有干犯人民权利之事,人民即可革命,推倒旧日政府,而求遂其安全康乐之心。迨其既得安全康乐之后,经承公认,整顿权利,更立新政府,亦为人民应有之权利。

——邹容《革命军》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普罗泰格拉的主要观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莱布尼茨盛赞中国儒学的原因,并指出伏尔泰推崇中国考试制度的理由。

(3)材料三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哪些主张?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解析

(1)依据材料中“至于神,我们既然无法真切地感受他们是否存在”可知,其对神的存在持怀疑的态度;依据材料中“人是万物的尺度”可知,其重返肯定了人的价值。(2)莱布尼茨:从材料“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路及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联系所学知识,莱布尼茨时期的德意志处于分裂时期,他渴望国家的统一,而儒家讲究大一统,讲究社会秩序,他希望需要借鉴儒家的大一统思想以谋求德意志的统一。 伏尔泰:在17-18世纪的法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发展起来,面对森严的等级制度,他们强烈要求改变现状,谋求自身政治利益。伏尔泰反对封建贵族的等级特权,提倡自由平等,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能够相对有效地促进选官的公正,故而受到他的推崇。 (3)主张:从材料“各人不可夺之权利,皆由天授。”得出天赋人权;从“ 生命、自由、及一切利益之事,皆属天赋之权利”得出自由平等;从“人权利必要保护。须经人民公许,建设政府,而各假以权,专掌保护人民权利之事。”得出人民主权;从“人民即可革命,推倒旧日政府”得出社会契约论。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启蒙思想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从对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发扬启蒙运动思想方面陈述即可。

(1)怀疑神;肯定人。(人是万物的尺度)(2)当时德意志四分五裂,莱布尼茨赞赏儒家大一统思想,向往德意志统一。伏尔泰反对法国封建贵族等级特权,提倡自由平等。中国的考试制度相对公正。(3)主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社会契约;人民主权。影响:鼓舞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国的知识分子把西方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民主革命的思想武器,推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