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近代中国,经济、政治、社会生活具有明显的近代化趋势。阅读下列

题目描述

【题目】近代中国,经济、政治、社会生活具有明显的近代化趋势。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轮船、火车等新兴交通工具的使用,报刊传媒与近代出版业的蓬勃发展,剪发辫、改称谓等社会风尚的革新……近代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

——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八年级

(1)材料一中图一“江南制造总局”的创办人是谁?请再举一例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

(2)材料一中图二“大生纱厂”的创办人是谁?为挽回国家利益,发展工商业,他喊出了什么口号?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

 

答案解析

(1)李鸿章民用工业:上海机器织布局,开平矿务局,湖北机器织布官局,汉阳铁厂等(2)张謇实业救国(3)西方文明成果的传入;辛亥革命的推动

试题分析:(1)此题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点。材料一中图一“江南制造总局”的创办人是李鸿章,他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包括:上海机器织布局,开平矿务局,湖北机器织布官局,汉阳铁厂等。(2)此题考查张謇实业救国的相关知识点。材料一中图二“大生纱厂”的创办人是清末状元张謇。《马关条约》签订后,张謇深感要挽回国家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于是他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并身体力行,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乡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3)此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随着火车、轮船这两种近代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使人们出行的速度大大加快。文化生活方面,报刊传媒与近代出版业的蓬勃发展。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取消“大人”、“老爷”之类的称谓,代之“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不好的社会习俗逐渐得到改变。所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是西方文明成果的传入和辛亥革命的推动。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