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社会转型是一种由传统的社会发展模式向现代社会的社会发

题目描述

【题目】    社会转型是一种由传统的社会发展模式向现代社会的社会发展模式转变的历史图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随着纺织工业和采煤冶铁等工业的发展,英格兰西北部的许多村镇发展为大城市,如曼彻斯特、伯明翰和利兹等,村镇及周围农村地区的大量农民转化成了工业劳动力。

——《新华文摘》年第18期

(1)据材料一,指出英格兰西北部大城市兴起的动力,并分析这一现象对农村的影响。

材料二 资本主义经过近300年的发展,西方主要发达国家都通过宪法体现和确认了“权力分立与制衡”的原则精神。事实说明,任何理论和原则的运用都要随时随地因各国历史传统、民族状况、政治力量对比等要素的差异而表现出特有的差异性,从而在政治实践方面构成不同的政体形式。

——摘编自《论人类文明的转型与权力制衡原则的演进》

(2)据材料二,概括西方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体确立的原则。结合所学知识,以英美两国为例说明确立资本主义制度方式的差异性。

材料三 罗斯福的解决经济灾难的建议包括阻止银行破产的立法,提供就业机会和农业补贴,给老年人提供社会保障。这个大规模的经济和社会改革项目被称为“新政”。它的基本前提:即政府干预经济来保护人们的社会和经济财富是正当的。这标志着美国政府政策的重大改变,开始了社会改革立法的趋势,而这种趋势在大萧条后仍持续很久。

——摘编自《新全球史》

(3)据材料三,概括美国政府政策的重大改变及其具体表现。

答案解析

(1)动力:工业革命的发展影响:工业化城市兴起;大量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2)特点:体现分权制衡原则。说明: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美国通过独立战争、制定宪法。(3)改变:政府干预经济。表现:整顿金融,阻止银行破产;调整农业,提供补贴;提供就业;社会保障。(答出两点即可)

(1)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随着纺织工业和采煤冶铁等工业的发展,英格兰西北部的许多村镇发展为大城市”可知,18世纪中期,英国兴起了工业革命,随着纺织工业和采煤冶铁等工业的发展,英格兰西北部大城市兴起;第二问依据材料信息“曼彻斯特、伯明翰和利兹等,村镇及周围农村地区的大量农民转化成了工业劳动力”可知,英国工业化城市兴起;大量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资本主义经过近300年的发展,西方主要发达国家都通过宪法体现和确认了“权力分立与制衡”的原则精神”可知,方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体体现分权制衡原则;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英国议会于1689年通过了《权利法案》,为限制国王的权利提供了法律保障,在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级专政;美国独立战争后,1787年国会制定了《1787年美国宪法》,在美国确立了联邦制和总统制。(3)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这个大规模的经济和社会改革项目被称为“新政”。它的基本前提:即政府干预经济来保护人们的社会和经济财富是正当的”,结合所学可知,为了缓解经济危机,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有:整顿金融,阻止银行破产;调整农业,提供补贴;提供就业;社会保障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