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振兴中华民族,披荆斩棘,勇往直前,不
题目描述
【题目】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振兴中华民族,披荆斩棘,勇往直前,不断探索救国强国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梁启超
材料二:
图(1)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 图(2)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材料三:前世界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尔曾讲到,“如果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所说的第二期的探索事件。并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2)材料二的两个会议分别确立了谁的领导地位?中国的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分别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华尔说这句话的依据是什么?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4)结合三则材料,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答案解析
(1)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或从学习西方技术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或经历了经济变革到政治变革再到思想文化变革)。(2)毛泽东;邓小平 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建设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依据: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根本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4)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等。
试题分析:(1)此问考查学生的分析识记能力。根据材料中的文字,“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故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发起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根据以上文字“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故主张学习西方的技术,学习西方的经济,“从制度上感觉不足”故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故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此总结西方学习的特点:经历了经济变革到政治变革再到思想文化变革。(2)此问考查毛泽东和邓小平的相关史实。根据所学知识,在党的领导下,毛泽东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3)此问考查1992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史实。联系题文所给信息,“如果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根据课本所学, “1992年”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在邓小平的带领下,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最终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国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4)此问开放性试题,解答时学生要充分思维拓展。从中国发展的历程,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探索都以失败告终,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领导了新中国取得经济成就。由此得出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从中国的成功中我们可以得出,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着力改善人民生活。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等。等。
相关试题
企业对外销售应税产品计算出的应交资源税,应计
【单选题】 针对设备运行中暴露的问题,定期通
【单选题】 HLA抗原所不具备的功能是【】。
(单选题)在现实生产与生活中,人们更关心的是
(单选题)关于镇静催眠药物中毒的治疗错误的是
下列属于宪法的基本原则的是
(单选题)运动再学习技术特点不正确的是()
下列属于会计机构设置的方式的有( )。
“放管服”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
半坡居民在生活中可能食用的食物包括( )
在明明入园初期,家长由于疏忽忘记将明明不能做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1)“十一五”时期江苏农
钢筋接头设置应符合下列()的规定。
(三)某省民政厅为了制定本省医疗改革方案,需
支票的有限期限().
石灰来源广泛,价格便宜、反应迅速、沉渣量少、
影响触头接触电阻的因素有()、接触形式、接触
以下对邮政日戳的管理与使用要求叙述正确的是(
中国研制的第一台一亿次巨型计算机是(
苏共倒台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