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05:33:15

中外思想成果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完成下

题目描述

【题目】中外思想成果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黄宗羲认为古代君主“不议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但自秦以后,君反客为主,“视天下人民为人君囊中之私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君臣关系应该以“天下万民为事”。“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封建法制是“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都出于君主一人一姓的“利欲之私”,“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

——《明夷待访录》

(1)据材料一,概括黄宗羲的主张

材料二人们在建立国家时,每个人通过契约把所有的权力都转交给了集体,在由这样的契约所建立的国家里,所有的人在政治权利方面都是平等的,人民集体经常表达出来的意志成为“公意”,它构成主权,主权即公意的运用。人民的主权是至高无上的,神圣不可侵犯。它必须由人们直接行使,不能被代表,它是统一的,也不能被分割。政府是主权者的执行人,应该执行人民的意志,受人民监督。政府官员是人民的公仆,人民有权任用和罢免他们

——卢梭

(2)据材料二,概括卢梭的观点,并分析卢梭与黄宗羲主张的根本不同。

材料三观察下列各图,回答问题:

(3)四幅图片分别反映了哪些思想潮流?从图1到图4反映了近代中国怎样的时代主题?

答案解析

第(1)问,“主张”,依据材料一信息“黄宗羲认为古代君主‘不议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君臣关系应该以‘天下万民为事’。‘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封建法制是‘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概括得出反对君主专制、调整君主与臣民的关系、批判封建法制等。第(2)问,“观点”,依据材料二信息“人们在建立国家时,每个人通过契约把所有的权力都转交给了集体……人民的主权是至高无上的,神圣不可侵犯。……政府是主权者的执行人,应该执行人民的意志,受人民监督。政府官员是人民的公仆,人民有权任用和罢免他们”概括得出: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不同”,依据所学知识从两人的阶级属性、基本主张等角度分析即可。第(3)问,“思想潮流”,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图1“严复和《天演论》”反映的是维新思想,图2“孙中山及同盟会纲领”反映的是民主共和思想,图3“陈独秀和《新青年》”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中的民主与科学思想,图4“李大钊和《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主题”,依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

(1)主张:天下为公,反对君主专制;调整君主与臣民的关系;批判封建法制(2)观点: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不同:卢梭是资产阶级的代表,反对封建制度;黄宗羲作为地主阶级的代表,反对君主专制,维护封建制度(3)思想潮流:图1:维新变法思想;图2:民主共和思想;图3:民主与科学思想;图4:马克思主义。主题: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