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
题目描述
【题目】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中国统计年鉴(1983)》
年份
1952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农业总产值
461
510
535
575
619
材料二:我国小麦产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了。我国小麦增产速度是古今中外历史上所没有的,更是资本主义国家所望尘莫及的。……美帝国主义者说我们人口多是“不堪重负的压力”,我们要用更多的事实告诉他们,人口多,生产粮食更多。只要我们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粮食出来。
﹣﹣《人民日报》社论(1958年7月23日)
材料三: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1980年5月31日)
(1)据材料一分析1952~1956年新中国农业发展状况如何?这一状况的出现与当时在农村开展的什么运动有关?
(2)对材料二所反映的我国农业生产情况你是如何判断的?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哪两次运动有关?这两次运动导致的后果如何?
(3)材料三中的“包产到户”政策最先在哪儿实行?为什么说:“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4)综合上述材料信息,你得到了什么重要启发?
答案解析
(1)状况:农业总产值持续增长(或农业不断发展);原因: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2)判断:不真实。原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后果: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3)省份:安徽、四川。原因:包产到户政策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实行的。(4)启示: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从本国实际出发,制定农业发展政策。
(1)第一小问,据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农业生产统计表”可知,1952~1956年新中国农业总产值持续增长;第二小问,这一状况的出现与当时在农村开展的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有关。1953﹣﹣1956年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2)第一小问,由材料三“我国小麦产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了。…只要我们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粮食出来”可知,材料三所反映的我国农业生产情况是不真实的。第二小问,这与当时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息息相关的。大跃进运动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人民公社化运动对生产关系的变革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给国民经济带来了严重的挫折。(3)第一小问,材料三中所述的“包产到户”政策最先在安徽、四川两个省份实行。第二小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经济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相结合,发挥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集体所有制优势。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4)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制定政策要符合国情,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经济规律;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等。
相关试题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判断题】 小儿脑瘫是指小儿出生前至出生后6
[多选] 会计拓展职能主要体现在以下(
(单选题)离心式冷冻机的场合,由于卤代烃类制
(单选题)政府制定最高限价可能导致()
(单选题)针对逾期60天以内的个人消费贷款,
(单选题)食管癌、口腔手术、危重患者适合()
2016年12月5日是第31个国际志愿者日。
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
2011年夏,家住美国旧金山(西八区)的小明
GSM900和DCS1800的载频间隔和双工
什么是DBA?()
热结便秘和长期卧床引起的便秘可推荐服用()
阶段性生产方式是指()。
事发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调查食品安全事故时应当
企业物流管理肩负着"()"
针对土桩或灰土桩下述不正确的是()。
在()机构中,员工必须在没有明确准则的情况下
简述郭沫若历史剧的理解
根据我国兵役法规定,义务兵服现役的期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