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0 16:33:10

(止于至善)

题目描述

【题目】(止于至善)

2019年9月29日上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北京举行,于敏、申纪兰、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被授予“共和国勋章”。这八个闪亮的名字背后,都有着同样的一颗无私奉献的心。于敏:肩负重任,隐姓埋名;申纪兰:青青太行,劲松屹立;孙家栋:航天报国,不忘初心;李延年:革命战士,人民卫士;张富清:英雄无言,深藏功名;袁隆平:稻田的守望者;黄旭华:三十年铸就国之重器;屠呦呦:济世报国,心怀天下。行程万里,初心依旧;追梦远方,使命不改。他们是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他们也是新中国的记录者。他们为国奉献、传递正能量、凝聚共识与情感,坚守使命,为建设美丽中国,谱写中国梦的篇章集聚正能量。

青春期的我们为什么要有“止于至善”的人生追求?向“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学习“止于至善”,我们应怎么做?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至于至善,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结合教材知识,第一问:可以从止于至善是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等方面来回答。第二问:可以从积少成多,积善成德;向榜样学习;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等方面来回答。

①“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②“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做法:①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②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③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止于至善”。④以修身为本,去经历,去体验,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