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19:11:08

    材料一  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

题目描述

【题目】    材料一  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略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据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材料二  可以说从70年代初中美关系缓和以后一个时期里,反对苏联的战略扩张一直是中美关系不断巩固和向前发展直到关系正常化的主要推动力,安全战略合作是当时中美关系改善的基础。

在从和解到正常化的过程中,中美之间实际上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外力推动型”的关系,即双方改善关系的动力主要来自对于对付共同面临的外部威胁的需要。战略合作是当时中美关系改善的基础。

——摘编自《冷战中的中美苏三角关系》

(1)根据材料一,指出此时期中国的外交方针。“与日本勾结的任何国家”主要指哪国?中苏为何在反对该国上达成共识?

(2)根据材料二,为何说中美关系改善属于“外力推动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关系改善对双方产生的影响。

 

答案解析

(1)第一小问“外交方针”,根据材料出处“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可知,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反映了当时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是“一边倒”即倒向苏联(社会主义阵营)一方。第二小问“国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对中国采取政治上的“孤立”“遏制”,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实行武装侵略和军事包围的政策,企图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并且大力扶植日本经济发展,据此推知,“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主要是指美国。第三小问“原因”,主要从美国在新中国建国之初对中国的敌视态度和美苏为争夺世界霸权发动“冷战”的角度进行分析作答即可。(2)第一小问“原因”,紧扣“外力推动型”,主要从外部因素考虑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依据材料中“70年代初”可知,此时中苏关系已经恶化,苏联的行为对中国的安全构成威胁;依据材料中“反对苏联的战略扩张一直是中美关系不断巩固和向前发展直到关系正常化的主要推动力”得出:美苏争霸。第二小问“影响”,主要从对中国的影响和对美国的影响两个角度分析。对中国主要是有助于打破外交僵局以及提高国际地位;对美国主要是有利于改变其在与苏联争霸中的劣势地位。

(1)外交方针:“一边倒”“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主要指美国原因: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不承认独立的新中国;美国与苏联为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冷战”(2)原因:苏联对中国安全的威胁和对美国霸权的挑战是中美关系改善的重要推动力。影响:对中国:有助于打破外交僵局;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对美国:有利于改变美苏争霸中的劣势地位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