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也是党和政府长期高
题目描述
【题目】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也是党和政府长期高度重视的问题。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多次调整农业政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安徽凤阳县三年粮食产量变化
1980年
5.02亿公斤
1981年
6.70亿公斤
1982年
7.15公斤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图一到图二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中凤阳县三年粮食产量的变化的趋势?它主要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实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政策实施的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制定农村政策的出发点。(至少回答两点)
答案解析
(1)变化: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答由农民土地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亦可)原因: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或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进行三大改造也可)(2)趋势:粮食产量逐年增加;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用:农民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大大提高了生产积极性,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3)出发点:维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生产关系要与生产力相适应;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图1反映的是1950年到1952年期间,我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新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第2张图片反映的是,1953年到56年期间,我国在农村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将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参加生产合作社,实行集体所有的土地公有制,因此土地的所有制变化是从私有制变成了公有制,而产生这样变化的原因是由于国家实行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提取图2表格信息,从1978年到1980年,安徽凤阳小岗村的粮食产量,从5亿公斤增长到7亿公斤,可概括出在这期间粮食产量逐年增加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民率先推行经济体制改革实践,实行包产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把土地的使用权长期承包给农民使用,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农民自己的,从而将土地的使用权和收益权还给了农民,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农村生产力大发展大解放,并且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农民们又创新的推动了乡镇企业的发展,最终,农民的收入获得明显的提升。(3)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消灭剥削和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土地改革是为了满足农民耕者有其田的需求,实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是因为生产资料过于分散,农业发展受限,因而进行经济调整;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由于之前的人民公社运动,过分的强调公有制违背了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导致农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从而进行的经济调整;因此综合来看,我国几次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出发点都是为了维护农民的利益,带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提升,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向前,那么当然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时候,一定要从国情出发,做到实事求是,否则就会出现人民公社化运动这样的错误。
相关试题
[判断题] 企业无法取得出租人的租赁内含利率
(单选题)关于《纲要》对产品质量到2015年
(多选题)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
(单选题)对烤烟B2L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男性,28岁,因误服甲胺磷20ml
(单选题)关于基因多态性表述错误的是()
2016年10月24日至27日,党的十八届六
地下连续墙是将分段施工的单元地下墙连接成连续
105.以下属于劳动者职业病防护措施的是?(
下列关于我国工农业生产的叙述,错误的是()
国家秘密应当根据需要,限于一定范围的机关干部
通信管道在浇灌混凝土构件时必须进行振捣,无论
发动机FDU探测到环路B处于正常状态而环路A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工业厂房拟定结构吊装方案时,
试验记录中试件的位移或变形指对试验过程起控制
某城市有甲、乙、丙3个旅游景点,一位客人游览
动感地带的广告语?()
外商投资企业场地使用权的内容不包括()。
马踏匈奴石雕是汉武帝为了纪念谁()
有些西方人认为,如果遇到下列情况,是不能乘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