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2019年9月29日在人民大会堂上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正式

题目描述

【题目】2019年9月29日在人民大会堂上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正式颁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万众瞩目中走上了领奖台,激发了某校七年级同学对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思考。请你参加同学们的小组探究,回答相关问题。

(产生文明的摇篮)

材料一:黄河、长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文明的祖先最早在长江、黄河流域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明。

(1)黄河和长江流域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分别是什么?

(改进生产工具)

材料二:

(2)结合材料二中的两幅图片,你从中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它们出现的作用是什么?

(兴修水利工程)

材料三: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3)材料三所述是战国时期修筑的大型水利工程,请写出其名称。结合材料说说给当地带来了哪些影响?

(调整统治策略)

材料四: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秦国富强起来。

(4)材料二反映了哪一改革事件?其中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政策是什么?

(5)综上所述,你能给当前中国新农村建设,农业的发展提供哪些策略呢?

答案解析

(1)粟(或黍)、水稻。(2)出现了铁制农具和牛耕。作用: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3)都江堰;发挥了防洪、灌溉的作用,成都平原成为沃野,粮食充足,被称为“天府之国”。(4)商鞅变法;奖励耕织。(5)重视科技的投入,加强环境保护、政府的政策倾斜等。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是粟;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居民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2)根据材料二中的两幅图片可知,农业上出现了铁制农具和牛耕。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修筑的大型水利工程是都江堰;都江堰的修建发挥了防洪、灌溉的作用,成都平原成为沃野,粮食充足,被称为“天府之国”。(4)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其中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政策是奖励耕织。(5)本体是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重视科技的投入,加强环境保护、政府的政策倾斜等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