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材料一:2014年11月21日,《聊城晚报》报道,山东高唐县

题目描述

【题目】材料一:2014年11月21日,《聊城晚报》报道,山东高唐县人民法院审结一起未成年人敲诈勒索案,被告人尹某自初中开始,以暴力威胁同班同学并索要钱财,两年多敲诈两万多元。考虑到尹某为未成年人,人民法院判处其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1年。

材料二:2014年12月13日,广东佛冈县发生一起初中女生被多名少女脱光衣裤殴打并拍摄视频的案件。涉案者范某怀疑黄某在背后讲她坏话,就召集多名未成年人殴打黄某,黄某多次求饶都不依不饶。2014年12月18日,黄某在母亲的陪同下到派出所报案。

(1)学生实施校园暴力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请从其自身的角度分析一下,原因可能有哪些?(4分)

(2)如果遭遇校园暴力,我们的正确做法是什么?(6分)

 

答案解析

(1)辨别是非能力不强,交友不慎;思想道德修养较低,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不能严格要求自己;法制观念淡薄,不能依法律己等。(4分,答出两条,言之有理即可)(2)向对方申明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必要时实施正当防卫。及时向学校、老师、家长反映情况,寻求帮助。拨打“110”电话报警或到派出所报案等。(6分)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校园暴力的相关知识,属于原因型的问答题。关于原因的分析,主要是从自身进行分析,例如辨别能力,道德素质等等。言之有理即可(2)遭遇校园暴力决不能走两个极端,一个就是不能忍气吞声,另一个就是不能以暴制暴,要用合理合法的方式预防侵害,可以与家长、老师联系,可以自我防卫、可以报警等,据此回答即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