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6 19:06:37

大国和大国集团的力量对比是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内核,

题目描述

【题目】大国和大国集团的力量对比是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内核,决定着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方向。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7年春夏至1949年底,是冷战的初期,其范围限于欧洲,而内容则是以美苏之间的对抗为核心。1950年初至60年代末,是冷战的中期,其范围扩展到全球,社会主义阵营已经在欧亚大陆连成一片。同时双方争夺非洲和拉丁美洲的角力也开始升温。

                                 —— 摘编自沈志华《中苏关系史研究与俄国档案利用》

材料二  国家的联邦制与实际管理中的过度极权体制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及其苏联宪法存在的法理缺憾,是苏联这个联邦制国家解体的深层原因。

——朱秀芳《从国家体制看苏联解体的深层原因》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原因。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冷战“初期”美国为遏制苏联采取哪些措施有哪些?

                ▲               ▲                  ▲                        

(2)据材料一,与“初期”相比,到了“中期”冷战出现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苏在拉丁美洲对抗的表现。

                ▲               ▲                  ▲                            

(3)据材料二,指出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苏联解体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

                ▲               ▲                  ▲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根源。你认为当今我国应如何积极应对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               ▲                  ▲                        

答案解析

(1)主要原因:据所学可知,二战削弱了欧洲,西欧和日本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据材料“1947年春夏至1949年底,是冷战的初期,其范围限于欧洲,而内容则是以美苏之间的对抗为核心”并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苏联实力增强,成为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措施:据所学可知,冷战“初期”美国为遏制苏联采取的措施有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全面的开始;马歇尔计划实质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运用;1949年北约的建立,既具有防御性,又具有进攻性。(2)变化:据材料“1950年初至60年代末,是冷战的中期,其范围扩展到全球,社会主义阵营已经在欧亚大陆连成一片。”可知,从欧洲发展到全球;由美苏对抗为主升级到两大阵营的对抗;据材料“同时双方争夺非洲和拉丁美洲的角力也开始升温。”可知美苏两大阵营的争夺表现在对亚非拉第三世界地区争夺。 表现:据所学可知,古巴导弹危机是一个典型事例。  (3)根本原因:据材料“国家的联邦制与实际管理中的过度极权体制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是苏联这个联邦制国家解体的深层原因。”可知,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影响:据所学可知,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4)根源:据所学可知,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根源是国家综合实力的变化,是经济实力的变化。应对:本问可从提升综合国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等角度回答。

(1)主要原因:西欧和日本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苏联实力增强,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措施: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2)变化:从欧洲发展到全球;由美苏对抗为主升级到两大阵营的对抗;美苏两大阵营以外的地区争夺激烈 表现:古巴导弹危机  (3)根本原因:过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影响: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 (4)根源:国家综合实力的变化应对:提升综合国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