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4 06:09:34

探究历史的真实。文献资料、实物资料是我们探究历史真实的载体,

题目描述

【题目】探究历史的真实。文献资料、实物资料是我们探究历史真实的载体,是我们论从史出的依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投降的人),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月氏王)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匈奴)。汉方欲事灭胡(匈奴),闻此言,因欲通使(月氏)。道必更(经过)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

——摘自《史记·大宛列传》

材料二? 开凿于初唐的莫高窟第323窟绘有张骞出使西域图。该图讲述的故事是汉朝军队击败匈奴,获得两尊金人,却不知道这是什么神,皇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寻访金人的来历。

——摘编自沙武田《角色转换与历史记忆——莫高窟第323窟张骞出使西域图的艺术史意义》

材料三? 2015年底,江西省南昌市汉武帝之孙海昏侯刘贺墓的发掘震动全国。墓中出土了有孔子画像、生平故事的屏风和竹书《论语》等珍贵文物上万件。

(1)材料一中“天子”是谁?“骞以郎应募,使月氏”的目的是什么?材料一《史记》的作者是谁?该书的历史地位如何?

(2)材料二中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张骞出使西域有哪些历史意义?

(3)材料三中出土文物反映了墓主人喜好什么思想?这可能与汉代哪一项政策有关?该政策带来了什么影响?

答案解析

(1)由材料一信息“骞以郎应募,使月氏”可知,材料叙述的是张骞出使西域。“天子”应该是汉武帝。“目的”,由材料一信息“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匈奴)。汉方欲事灭胡(匈奴),闻此言,因欲通使(月氏)”得出: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作者”,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地位”,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2)“目的”,根据材料二中的“获得两尊金人,却不知道这是什么神,皇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寻访金人的来历”得出:寻访金人的来历。“意义”,依据所学知识从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等角度分析。(3)“思想”,根据材料三中的“墓中出土了有孔子画像、生平故事的屏风和竹书《论语》等珍贵文物上万件”得出:儒家思想。“政策”,依据所学知识得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影响”,依据所学知识从儒家学说被确立为正统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等角度分析。

(1)汉武帝。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司马迁。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2)寻访金人的来历。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3)儒家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说被确立为正统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