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

题目描述

【题目】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时期全国青壮年男子仅有三四百万,秦始皇征调青壮年男子30万……每年征调服役的有二三百万,占全国人口的15%。死刑种类也有10多种,如腰斩、车裂等。犯罪的人,轻者罚作苦役,重者动辄处死。一人犯法,亲族都得处死;一家犯法,邻里都受牵连。

(1)材料说明秦朝的统治有什么特点?秦始皇征调大量的民力修建大型工程,请举两例

材料二 西寺坡镇是安徽宿州市埇桥辖区下的一个普通小镇,却承载着大泽乡起义发生地的历史遗泽,而且还存有大泽乡起义遗址“涉故台”,2014年正式更名为大泽乡镇,这也意味着大泽乡起义旧址的地名终于实至名归,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文化的传承。

(2)大泽乡起义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这次起义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如何?

材料三 

图1

图2

(3)图1事件的重要影响是什么?

(4)图2中国象棋棋盘两军对峙的分界线是楚河汉界,“楚”和“汉”分别指谁?

(5)“楚”“汉”两人曾是反秦战友后来却变成对手,他们之间战争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答案解析

(1)秦朝的徭役赋税沉重,刑罚残酷。(秦朝统治者实行暴政)修筑长城、开凿灵渠、修建骊山陵墓、建造阿房宫等。  (2)陈胜和吴广等人被征发到渔阳戍边,队伍遇雨误期,按秦律当斩,他们被迫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3)消灭了秦军的主力,为灭亡秦朝准备了条件。 (4)楚指项羽,汉指刘邦。 (5)争夺帝王之位。

(1)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每年征调服役的有二三百万,占全国人口的15%。死刑种类也有10多种可知,秦朝的徭役赋税沉重,刑罚残酷;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秦始皇征调大量的民力修建长城、开凿灵渠、修建骊山陵墓、建造阿房宫等;(2)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陈胜和吴广等人被征发到渔阳戍边,队伍遇雨误期,按秦律当斩,他们被迫起义;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3)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中,项羽消灭了秦军的主力,为灭亡秦朝准备了条件;(4)依据所学可知,图2中国象棋棋盘两军对峙的分界线是楚河汉界,“楚”和“汉”分别指项羽、刘邦;(5)依据所学可知,楚汉之争是公元前206---公元前202年,刘邦和项羽争夺帝王之位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