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

题目描述

【题目】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裂断其表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公曰:“善。”使内勿服,逾月,而国莫之服。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______)       (2)公使吏禁之(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公何以不使内勿服?

(2)逾月,而国莫之服。

【3】文中画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句话用今天的熟语怎样表述?

【4】你从这则小故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答案解析

选自《晏子春秋》            作者:晏子           年代:春秋时期参考译文:齐灵公喜好穿扮男人服饰的妇女,全国女人全都效仿穿男人服装。齐灵公派官吏禁止(她们)这种做法,并且指出:“穿扮男人服饰的女子,撕破她们的衣服,扯断她们的衣带。”虽然人们都看见有人被撕破衣服,扯断衣带,但还是不能禁止(这种现象)。晏子进见时,齐灵公问道:“我派出官吏禁止女子穿扮男人服饰,撕破她们的衣服,扯断她们的衣带,(人们)都亲眼看见还是止不住。这是为什么啊?”晏子回答说:“大王让宫内的人女扮男装,仅仅在宫外禁止它,就如同在门口挂牛头却在里面卖马肉。君主您为什么不让宫中的女人不要女扮男装呢?那么外面也就没有人敢这样做了。”齐灵公说:“好啊。”(于是)令宫内妇女不能穿扮男人服饰,过了一个月,全国再没有女人穿着这种服装了。【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①句意:齐景公喜欢内宫的妇女穿扮男人服饰。好:喜欢。②句意:齐景公派官吏禁止她们。之:代词,代女扮男装的行为。【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记漏翻关键词语。①句中重点词语有:“何以”,即以,为什么;“内”,宫中的人。②句重点词语有:“逾”,超过;“莫之服”,是“莫服之”的倒装句,翻译成“没有人(或女子)穿着这种服装了”。【3本提考查修辞手法。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句意:就如同在门口挂牛头却卖马肉中。“犹”一词,是好像的意思,提示我们本句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现在的熟语“挂羊头卖狗肉”比喻以好的名义做幌子,实际上名不副实或做坏事。结合上述分析,可以解答本题。【4本提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时,先要明确文章内容,然后再根据情节和自己的理解总结出文章告诉人们的道理。这则短文中:因为齐景公喜欢内宫的妇女穿扮男人服饰,所以国都的女人都效仿穿男人服装,且不能够禁止。晏子曰:“…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最后齐景公按照晏子所说去做,没过一个月,全国就没有女人穿扮男人服饰了。短文告诉我们:不允许别人做的事,自己要带头不去做,上行则下效,自己以身作则,从我做起,才能取信于民。结合上述分,学生可总结得出答案。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