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歌曲和口号是一定历史时期人民的心声和时代风貌的反映。阅读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歌曲和口号是一定历史时期人民的心声和时代风貌的反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主义好》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地上流行的歌曲,歌词为: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建设高潮。

——百度百科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歌曲《社会主义好》流行的历史背景。(答对两点即可)新中国的哪项政治制度反映出人民地位高?

材料二  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王进喜

(2)材料二反映了石油工人怎样的精神?这种精神在当时有何意义?王进喜有什么称号?

材料三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春天的故事》

(3)材料中“1979年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他提出的什么建议?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画了一个圈”有什么重大影响?

答案解析

(1)背景:新中国成立;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三大改造;一五计划。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精神:艰苦创业,拼搏奉献。意义:激励着人们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称号:“铁人”。(3)建议:提出设立经济特区。意义:中国开始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背景:依据材料一“《社会主义好》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地上流行的歌曲”的信息和所学从新中国成立、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等回答。制度:依据所学从建国初期建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回答。(2)精神:依据材料二“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可知是艰苦创业和拼搏奉献。意义:依据材料二和所学从激励着人们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回答。称号:依据所学可知王进喜被称为“铁人”。(3)建议:依据材料三“老人”可知是邓小平。依据材料中“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可知是提出设立经济特区。意义:依据所学从经济特区设立对于中国开始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及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回答。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