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3 17:14:51

改革与人类社会的进步相伴而生,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国外改革

题目描述

【题目】改革与人类社会的进步相伴而生,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国外改革的历史,推进中国的改革向深层次发展,九年级(2)班组织了一次有关改革问题的探究。请你与同学们一起展开讨论。同学们通过一定的途径收集到了以下资料:

结合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为了办主题班会,假若你是该班的同学,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收集资料?(至少回答两种以上途径)    (2)图(一)的改革家进行了一次改革,与其同一时期的日本、中国也进行了同样性质的改革,写出这些改革的名称?

(3)图(二)的改革家最先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使该国渡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请问他的探索指的是什么?

(4)图(三)的改革家实施政策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5)图(四)在他的指引下中国改革开放39年来,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这39年的起点开始于什么时间与哪一事件?

(6)学习历史最终目的是获得感悟,启迪今天。从这次探究“改革之路”的班会活动中,你获得了哪些启迪?

答案解析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图片中人物,由此我们收集资料的途径是课本;课本之外我们要完善丰富这些人物的特征,还可以通过互联网、专业书籍、音像资料,查图书馆资料等途径收集。(2)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图一是改革家亚历山大二世。19世纪中后期,俄国资本主义的受到本国农奴制的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缓慢,农奴的境况十分悲惨,暴动频繁。面临严重的社会危机,1861年沙皇被迫改革,废除了农奴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故1861年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同一时期进行改革还有日本。19世纪中后期,面对内有外患,日本也进行了一次同样性质的改革。1868年明治天皇政府进行了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的明治维新;在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中国人意识到中国必须变法。1898年康有为和梁启超,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进行了戊戌变法。故中国的戊戌变法也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3)依据图二可知是改革家列宁,结合课本所学。列宁是最先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国内站结束后,苏维埃俄国经济被战争破坏的十分严重,为了使苏俄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4)依据图三可知改革家罗斯福。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了美国,严重的经济危机,因为了政治危机。为了解决经济危机,挽救资产阶级的统治,罗斯福上台后,实施新政。新政的“新”体现在,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5)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图四是改革家邓小平。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他的指引下,改革开放39年来,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这39年的起点是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6)依据前面的材料和问题,分析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等,解除各国危机,促进了本国的发展,得出:面对国家危机要及时进行改革;改革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通过中国的改革开放改革,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得出要从社会实际出发,坚持走自己的道路等。

(1)互联网、课本、专业书籍、音像资料,查图书馆资料等。(其中两点以上即可)(2)这一时期的改革分别是俄国1861年改革或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  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百日维新)(3)实施新经济政策(4)政府或国家干预经济(5)1978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6)改革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改革要从本国的实际出发,坚持走自己的道路等。(学生回答只要符合题意,即可给分)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