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民族问题关系重
题目描述
【题目】我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民族问题关系重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贞观年间)突厥既亡,其降唐者尚十万,诏群臣议区处之宜。……彦博曰:“孔子:‘有教无类’,若救其死亡,授之生业(谋生之业),教之礼仪,数年之后,悉为吾民。”上卒用彦博策。
——《资政通鉴》
材料二 辽、西夏、北宋形势图(如图)
材料三 一般来说,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种是中原政权覆灭,各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基本上会出现混乱局面。但在混乱中,各民族却相互融合。第二种是边疆民族的强大导致与中原王朝势均力敌,于是各民族政权之间呈现相互并立之势,形成割据分裂局面。但在割据中却有不少交往,有统一的愿望、因素和趋势。第三种是统一的中原王朝非常强大,各边疆民族以中原民族和地区为中心相互交往,直至融入中原民族,呈现统一局面下的民族大融合状况。
——刘宗绪主编《历史新知识创新能力培养》
材料四 (澎湖)岛分三十有六,巨细相间……地隶泉州晋江县。至元间立巡检司,以周岁额办盐课中统钱钞一十锭二十五两,别无科差。
——(元)汪大渊《岛夷志略》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上”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在击败突厥后,除材料所述史实外,唐朝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对西域的统治?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宋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分别属于材料三所述的“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发展”的哪一种模式?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北宋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
(4)材料四反映了元朝对哪个地区的有效管辖?元朝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的标志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古代民族交往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答案解析
(1)政策:开明。措施: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理天山南北地区。(2)唐朝:属于第三种模式;北宋:属于第二种模式。(3)举例说明特点:辽、西夏和北宋政权并立,说明了“割据分裂”的特点。辽、西夏学习汉族文化,创制文字和典章制度;澶渊之盟(宋辽和议);宋夏和议;宋与辽、西夏进行边界贸易往来等史实说明了“割据中有交往,有统一的愿望、因素和趋势”的特点。(4)地区:台湾(或:澎湖、琉球)。标志: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5)巩固和发展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1)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若救其死亡,授之生业(谋生之业),教之礼仪,数年之后,悉为吾民”可知,此内容反映了唐代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第二问依据实行可知,唐代在西域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理天山南北地区。(2)依据材料信息“第三种是统一的中原王朝非常强大,各边疆民族以中原民族和地区为中心相互交往,直至融入中原民族,呈现统一局面下的民族大融合状况”,结合所学可知,唐代属于第三种模式;依据材料信息“第二种是边疆民族的强大导致与中原王朝势均力敌,于是各民族政权之间呈现相互并立之势,形成割据分裂局面。但在割据中却有不少交往,有统一的愿望、因素和趋势”可知,北宋属于第二种模式。(3)依据实行可知,辽、西夏和北宋政权并立,说明了“割据分裂”的特点。辽、西夏学习汉族文化,创制文字和典章制度;澶渊之盟(宋辽和议);宋夏和议;宋与辽、西夏进行边界贸易往来等史实说明了“割据中有交往,有统一的愿望、因素和趋势”的特点。(4)依据材料信息“元间立巡检司,以周岁额办盐课中统钱钞一十锭二十五两,别无科差”可知,此内容反映了元朝对台湾的有效管辖;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元朝设置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宣政院的设置,标志着从元朝开始,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5)依据所学可知,古代民族交往巩固和发展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相关试题
1244 数据库的故障恢复一般是由()来执行
【判断题】 只有远期汇票才有承兑行为(财经考
根据下列一组历史图片的内容选出最恰当的主题是
(单选题)患者因为手术后不能自理而生气,与人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
【单选题】 普通硅酸盐水泥代号为【】(技能鉴
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凡具有国家强制力
电火花图形是所有使用电力为动力的行业和产品的
(2014河北沧州)主张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
下列房地产项目中,属于购买型置业投资项目的是
下列关于新疆玛纳斯河流域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
采用机械牵引时,张力应能(),牵引机应有()
调代维工作的设备周期巡检中,保修期内空调设备
嫩饼也称“润饼菜”、煎饼,类似春卷,为闽南(
下列各项中不是引起运动中腹痛的原因的是()。
乐乐在一边用手点着一边数箱子里有几瓶牛奶:“
医学观察
哪些是越位的表现()。 ( )
型号为()的锅炉是热水锅炉。
甲行按计划决定停办部分电子银行业务类型时,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