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27 07:21:4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两汉农村市场的兴起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小农的生产条件对社会依赖程度增加,他们为提高生产率,购置铁农具和大型牲畜等,不得不仰求于市场……农民当时虽属自给性生产,但在农副业及家庭纺织等方面,仍有部分剩余劳动产品的增长,使他们交换能力扩大……农村涌现出了一批工商业者,如当时有专门的铁匠、“贩盐”者、“屠狗”者、“开酒家”者,以及以贩马为业者等等,这各色人物的经营范围,有助于丰富农村市场的商品内容……小农追求富裕的思想,也具有为价值而生产的支配意识,在“农不如工,工不如商”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黄今言《秦汉商品市场的层次结构与发育状况》

材料二  窃为四民之中,惟农最苦。农夫寒耕热耘,沾体涂足,戴星而作,戴星而息。蚕妇育蚕治茧,绩麻纺纬,缕缕而积之,寸寸而成之。其勤极矣。又水旱霜雹蝗,间为之灾。幸而收成……谷未离场,帛未下机,已非己有矣。农夫蚕妇所食者糠籺而不足,所衣者绨褐而不完。直以世服田亩,不知舍此之外有何可生之路耳。

——司马光《温国文正公文集》卷48

材料三  通邑大都,酤(买卖)一岁千酿,……其帛絮细布千钧(《说文》:钧,三十斤也),文采千匹,苔布皮革千石。

——《汉书货殖列传》

材料四  及汉通西域,中国的丝绸,大量地运到中亚乃至地中海沿岸一带,成为国际市场上最著名的商品。中国的商人,并因此而有“丝绸人”之称。

——翦伯赞《秦汉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两汉农村市场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归纳司马光认为“惟农最苦”的原因是什么?导致农民“不知舍此之外有何可生之路”的政策性因素是什么?

(3)据材料三、四,概括汉代纺织业繁荣与发展的表现。

(4)有观点认为:女性是汉代纺织业的主要劳动力,但“女性的劳动成果却被想当然的排除在经济学家的价值计算之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答案解析

(1)依据材料“小农的生产条件对社会依赖程度增加”“但在农副业及家庭纺织等方面,仍有部分剩余劳动产品的增长,使他们交换能力扩大”“农村涌现出了一批工商业者”“小农追求富裕的思想”来看,两汉农村市场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小农对社会的依赖程度增加,农村剩余劳动产品的增加,农村中工商业者的涌现,小农追求富裕的思想。(2)原因:要分析司马光认为“惟农最苦”的原因,可以依据材料“农夫寒耕热耘,沾体涂足,戴星而作,戴星而息。蚕妇育蚕治茧,绩麻纺纬,缕缕而积之,寸寸而成之”“水旱霜雹蝗,间为之灾”“幸而收成……谷未离场,帛未下机,已非己有矣”进行归纳;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经济政策导致农民不知舍此之外有何可生之路。(3)依据材料“钧,三十斤也,文采千匹,苔布皮革千石”“中国的丝绸,大量地运到中亚乃至地中海沿岸一带,成为国际市场上最著名的商品”来看,汉代纺织业交易量大,质量高而且远销中亚、地中海等地。(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然经济具有“男耕女织”的特点,因此可以看出女性是纺织业的主要劳动力。但女性社会地位低、纺织业仅是农业的补充,因此女性的劳动成果不被计算。

(1)原因:小农对社会的依赖程度增加;农村剩余劳动产品的增加;农村中工商业者的涌现;小农追求富裕的思想。(2)原因:生产(生活)艰辛;自然灾害破坏;赋税沉重。因素:重农抑商政策。(3)产品交易量大;质量高;纺织品通过丝绸之路大量外销。(4)原因:“男耕女织”为基本特征的自然经济长期存在;纺织业是农业的补充;传统的价值计算方法往往忽视女性;计算女性劳动成果缺少必要的数据;男尊女卑思想。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