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8 04:24:10

材料一 2016年11月16日,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

题目描述

【题目】材料一 2016年11月16日,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当今中国网络消费日渐兴盛。人们对网络约车、网购商品、网络外卖、网络教育等消费形式也习以为常。这些新的消费形式或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刺激生产者不断更新设备,加强与网络的融合,网路的发展也催生了网购服务、仓储、配送等行业和网模、网购推销员等新兴衍生职业。

材料二  中国目前的储蓄率高达45%,虽然同期有所下降,但仍然处于较高水平。为了促进消费水平的提高,重庆市政府实行如下举措: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提高服务业的比重,为市民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增加居民收入;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减少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

(1)结合材料一,运用消费的反作用的知识,分析网络消费增长的经济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收入影响消费的相关知识,谈谈重庆市政府是如何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的。

 

答案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对生产与消费关系的理解。该题以网购为背景,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该题知识限定明确,即生产与消费关系,题目类型意义类,问题指向网络消费增长的经济意义。解读设问和材料,虽然该题知识限定是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但设问显示的知识点是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关于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教材有明确表述,具体即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形成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然后结合网络消费,对应上述理论,组织具体语言,分析其经济意义即可。(2)此题考查学生对影响消费水平因素的知识的理解。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题属于措施类主观题,通过审读设问,抓关键词“如何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的”,可以确定知识范围是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联系教材知识,具体从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收入差距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收入预期影响居民消费、消费观影响消费行为、价格变动影响消费者的需求量等方面回答即可。

(1)①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网络消费增长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②消费形成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网络消费的增长能够引导生产。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网络消费的增长推动了配送、网模行业的迅速发展。(2)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一般而言,可支配收入越多,消费量越大。增加就业,提高当前可支配收入。②输入日期影响居民消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居民消费信心。③收入差距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缩小收入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