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27 08:38:00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崔浩,字伯渊,北魏时期清河郡东武城(今山东武城县)人。道武帝之世,尚书郎邓渊奉命撰著本朝史,名《国记》,写了十余卷,尚未完成。太武帝拓跋焘命崔浩等人续写。修毕后,参与其事的著作令史闵湛、郗标素与崔浩有隙,建议把《国记》刻碑立石,太子也表示赞赏。由于《国记》秉笔直书,尽述拓跋氏的历史,详备而不加避讳;而石碑树立在通衢大路旁,引起往来行人议论纷纷。太武帝大怒,命令收捕崔浩及秘书郎吏,朝中鲜卑贵族与崔浩代表的汉人士族素有矛盾,借此机会上书极力主张严惩。崔浩被捕后对自己所犯何罪,也 不明白,惶惑不能应对,于是立即被诛杀。同时清河崔氏无论远近,姻亲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等汉人世族都被连坐灭族。史称“国史之狱”。北方汉人士族在“国史之狱”遭到了沉重打击。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国史之狱”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政府制造“国史之狱”的影响。

答案解析

(1)依据材料“由于《国记》秉笔直书,尽述拓跋氏的历史,详备而不加避讳”来看,崔浩秉笔直书触犯了禁忌;依据材料“朝中鲜卑贵族与崔浩代表的汉人士族素有矛盾”来看,鲜卑族和汉族门阀之间矛盾重重;依据材料“参与其事的著作令史闵湛、郗标素与崔浩有隙”“崔浩被捕后对自己所犯何罪,也 不明白,惶惑不能应对”来看,小人的谗言和崔浩自身不能正确处理也是造成“国史之狱”出现的原因。(2)依据材料“北方汉人士族在‘国史之狱’遭到了沉重打击”并结合北魏的统治可知,“国史之狱”打击汉人士族,强化鲜卑贵族力量,而且打击文人独立意识,强化思想文化控制,巩固自身统治合法性。

(1)原因:秉笔直书触犯了禁忌; 鲜卑族和汉族门阀之间矛盾;小人的谗言;自身处置不当。(2)影响:巩固自身统治合法性;打击汉人士族,强化鲜卑贵族力量;打击文人独立意识,强化思想文化控制。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