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4 10:19:51

1949年后中国经济运行体制的变革与调整影响着历史发展进程。

题目描述

【题目】1949年后中国经济运行体制的变革与调整影响着历史发展进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在(上世纪)50年代之所以选择计划经济体制,除主观认识因素外,当时的工业化压力、资源短缺和政府动员能力强也是重要因素。计划经济体制形成后的20年里,尽管它在集中资源加快独立工业体系的建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它最大的缺陷是不能长久实现社会主义所追求的高效率。

——摘编自武力《中国计划经济的重新审视与评价》

材料二  三十多年来,虽然各个领域改革的推进程度并不相同,而原有的政府和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还在一些重要领域保持未动,但这一轮改革毕竟使一个也对世界经济开放的市场经济制度局部地建立起来。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解放了久为落后制度所束缚压制的生产力,中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实际上,中国的改革还只是走在半途,它在二十世纪末初步建立起来的经济体制离“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作用”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即使已经建立起来的市场,也呈现出一种缺乏规则和法治、权力多方干预的“原始”状态。

——摘编自吴敬琏《重启改革议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因素。

(2)据材料二,分别概括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方向。

(3)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谈谈对中国经济运行体制选择的认识。

 

答案解析

(1)根据材料一“除主观认识因素外,当时的工业化压力、资源短缺和政府动员能力强也是重要因素”归纳回答。(2)根据材料二中“使一个也对世界经济开放的市场经济制度局部地建立起来。”归纳总结。第二小问从材料中的“建立起来的经济体制”回答。(3)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围绕着‘经济运行体制的选择会受到时代环境的影响’等角度回答。

(1)因素:主观认识(或认为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压力;资源短缺;政府动员能力强;“一五”计划的实行。(2)特征:对内也对世界经济开放;以解放生产力和推动经济增长为主要目的。方向:真正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主导作用;建立法治和规则;干预市场的权力得到有效规范和约束。(3)认识:经济运行体制的选择会受时代环境的影响;经济运行体制的选择要尊重经济运行规律;经济运行体制的选择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法治化的市场经济是中国经济运行体制的必然选择。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