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材料阅读题:

题目描述

【题目】    材料阅读题:

材料一: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

材料二:13世纪的西欧社会,农民为了缴纳封建赋税,也在家里用自己的生产工具从事手工生产,就出现一家一户的手工工场;但由于生产工具统一配备,常常需要在共同的地点劳动,于是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

材料三:到14世纪时,商业已从日常生活的边缘性活动发展成为日常生活的核心内容,对整个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城市作为地方贸易和地方行政的中心,开始慢慢地出现。这一发展给欧洲商人带来了地位及权力,这在欧亚大陆是独一无二的。

(1)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一中“租地农场主”和“农业工人”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2)材料二反映出当时西欧的农村手工工场发生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对当时社会有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到14世纪西欧商人社会地位提高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和经营的变化对商业有何影响?

答案解析

(1)一种雇佣与被雇佣,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欧洲农村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2)变化:由分散走向集中;影响: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3)①商品经济的活跃,商人的活动已经渗透到西欧社会的各个方面;②市民阶层兴起;③城市的出现复兴等。(意思接近即可)(4)新的生产方式使得农产品和畜产品产量得到提高,有了富余,成为远程贸易的主要商品,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发展。

(1)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一中“租地农场主”和“农业工人”之间是一种雇佣与被雇佣,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欧洲农村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2)依据材料二信息“13世纪的西欧社会,农民为了缴纳封建赋税,也在家里用自己的生产工具从事手工生产,就出现一家一户的手工工场;但由于生产工具统一配备,常常需要在共同的地点劳动,于是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可知,材料二反映出当时西欧的农村手工工场由分散走向集中。这种变化使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3)依据材料三信息“到14世纪时,商业已从日常生活的边缘性活动发展成为日常生活的核心内容,对整个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城市作为地方贸易和地方行政的中心,开始慢慢地出现。这一发展给欧洲商人带来了地位及权力,这在欧亚大陆是独一无二的。”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到14世纪西欧商人社会地位提高的原因有:商品经济的活跃,商人的活动已经渗透到西欧社会的各个方面;市民阶层兴起;城市的出现复兴等。(4)依据所学可知,这一时期新的生产方式使得农产品和畜产品产量得到提高,有了富余,成为远程贸易的主要商品,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发展。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