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2 07:30:20

国际经济交往是近现代经济活动的重要内涵,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

题目描述

【题目】国际经济交往是近现代经济活动的重要内涵,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地理大发现之前,欧洲的对外贸易主要是由冒险商人采用人背马驮的形式,长途贩运东方的奢侈品,以满足少数贵族富人的消费。这种“中世纪型”的对外贸易,贩运的是体轻价昂的贵重物品,如香料、丝绸等,以获取暴利,而销售数额却很有限。地理大发现后,由大型商船队从事的大规模海上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商品的运输量急剧增加,经营大宗日用品和原料、粮食,以赚取巨大的利润总量。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为西欧的手工业提供广大的市场和原材料产地,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迅速成长。

——摘编自穆良平《主要工业国家近现代经济史》

材料二  1791年,财政部长汉密尔顿提出制造业报告,要求对欧洲进口的货物征税,以保护本国工业;通过提供补贴来鼓励扩大商品性农业生产;建立一个联邦投资的铁路和航运网。目的是刺激商业发展和使国家更紧密地成为一个整体。但是,不论南方还是北方,都不希望对海外贸易征收关税,担心会导致海外贸易缩减和提高生活费用。国会最后没有批准这项报告。

——加里·纳什《美国人民:创建一个国家和一种社会》

(1)依据材料一说明新航路开辟前后世界贸易的变化。

(2)概括汉密尔顿促进美国经济发展的主张。结合材料和美国的政治体制分析这些主张未被批准的原因。

 

答案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的开辟和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据材料一的关键信息,新航路开辟前,“欧洲的对外贸易主要是长途贩运东方的奢侈品”,“销售数额却很有限”;新航路开辟后,“由大型商船队从事的大规模海上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商品的运输量急剧增加,经营大宗日用品和原料、粮食”,“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为西欧的手工业提供广大的市场和原材料产地,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迅速成长”,从中概括变化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的关键信息“要求对欧洲进口的货物征税”,“通过提供补贴来鼓励扩大商品性农业生产;建立一个联邦投资的铁路和航运网”,从中可以概括其主张。第二小问,联系所学知识,美国是三权分立的国家,中央政府和地方分权,这种情况下不会被通过。

(1)变化:新航路开辟前:奢侈品的长度贩运,主要满足上层社会的需要,贸易总量小。新航路开辟后:以生产和生活用品为主,贸易额巨大,促进欧洲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 (2)主张:实行保护关税政策,鼓励本国工商业发展,发展国内交通加强经济联系原因:三权分立体制下,国会有权否决政府提案;国会议员由各州代表组成,维护本州经济利益。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