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3 20:52:11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题目描述

【题目】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78年安徽省发生特大旱灾,山南区干部群众商议的办法是“借地”给村民,每人借,谁种谁收,实行包产到户、责任制。在中国农村改革大幕拉开之时,邓小平也在不断思考:城市改革、开放的突破口应该选择在哪里?他想划出一块不大的地方为改革开放探路。但是直到90年代初,改革并没有从体制层面触动“计划”二字。

——顾亚奇等《伟大的历程:中国改革开放30年》

材料二  以邓小平南方讲话为先导,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了中国制度变迁的目标。这堪称中国新时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随着邓小平南方讲话,我国对外开放从沿海逐步向内地推进,在地理区域上进一步开放。到2001年12月,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萧国亮、隋福民《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三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简表(部分)

——据吴恩远等《改革开放的中国与世界》整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安徽“借地”的做法对农村改革的影响,邓小平是如何“为改革开放探路”的?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第二次思想解放”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事件。

(3)据材料三,归纳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主要成就。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和成就中获得的启示。

 

答案解析

(1)第一小问影响,根据“山南区干部群众商议的办法是‘借地’给村民,每人借三分,谁种谁收,实行包产到户、责任制”结合所学得出,揭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第二小问举措,根据“城市改革、开放的突破口应该选择在哪里?他想划出一块不大的地方为改革开放探路”得出建立经济特区。(2)第一小问主要内容,根据“以邓小平南方讲话为先导,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了中国制度变迁的目标。这堪称中国新时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结合邓小平南方讲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内容分析解答。第二小问标志事件,根据“到2001年12月,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结合所学可知,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3)第一小问主要成就,根据国内生产总值、对外贸易不断增长的数据得出: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第二小问启示,综合材料,分别从改革开放需要解放思想、制度创新,坚持和深化改革开放角度回答。

(1)影响:揭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举措:建立经济特区。(2)主要内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论述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出“三个有利于”的是非标准。标志事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3)主要成就: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启示:改革开放需要解放思想、制度创新;坚持和深化改革开放。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