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材料一:2017年12月19日是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

题目描述

【题目】材料一:2017年12月19日是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也正逢南京大屠杀80周年。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的国家公祭仪式。

其实从1994年起,江苏省和南京市每年12月13日都会举行各界人士参加的悼念仪式,但均停留在地方层面。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以国家立法的形式设立公祭日,使得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纪念上升至国家层面。

材料二:国防、爱中华、居安思危、警钟长鸣。2017年4月5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法》颁布后第二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全国上下深入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

(1)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有何意义?

(2)某班级的同学以国家安全教育日为契机召开班会,同学们纷纷围绕国家安全搜集资料,请你根据同学们搜集的资料,写出与之相关的内容

答案解析

(1)传递出中华民族对人权和文明的态度;传递出中华民族对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让我们铭记历史和国耻,促进中华民族的更加强大。(2)军事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措施要求内容具体并与相应的国家安全相关联

(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维护国家安全的意义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材料中设立国家公祭日,是为了让人民牢记历史,不忘国耻,表明中国人民维护和平的决心等,角度多元化,言之有理即可。(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国家安全的内容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其中“军事基地以及飞机、航母等”都属于军事秘密,属于军事安全;“巴西龟对生态链的影响”属于生态安全;“我国缺水以及水资源的污染”属于资源安全。公民的行为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