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14:30:34

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伏尔

题目描述

【题目】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伏尔泰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清初之儒,皆讲“致用”,所谓“经世之务”是也。(黄)宗羲以史学为根柢,故言之尤辩。其最有影响于近代思想者,则《明夷待访录》也。……此等论调,由今日观之,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则真极大胆之创论也。故顾炎武见之而叹,谓“三代之治可复”。尔后此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钞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材料二在伏尔泰的心目中,“奉行儒学的中国是开明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是真正的信仰自由,政府……从不规定国民的宗教信仰。”“中国的政治体制又是和儒家道德原则结为一体的。这种政治与道德的统一,也为对现实不满的法国人提供了一种榜样。”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的“此等论调”指的是什么。阐述“此等论调”与“民权共和之说”的关系。

(2)18世纪法国的进步思想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迅速爆发,而17世纪中国的进步思想却很快沉寂下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两种不同状况的根本原因。

(3)试从社会转型角度来阐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和欧洲启蒙运动分别产生的影响。

答案解析

(1)第一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等论调”指的是黄宗羲最早提出的早期民主思想。包含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限制君权的主张。第二问,“此等论调”与“民权共和之说”的关系。“此等论调”是早期民主思想,“民权共和之说”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此等论调”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斗争“民权共和”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2)18世纪法国的进步思想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迅速爆发,而17世纪中国的进步思想却很快沉寂下去,根本原因在于双方的经济基础的差异。18世纪法国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而17世纪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3)从社会转型角度来,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和欧洲启蒙运动应为经济发展水平和政治影响的差异,对转型造成的影响不同。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对当时的封建专制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没有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与转型;法国启蒙思想极大地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

(1)“此等论调”: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限制君权的主张。关系: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斗争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2)法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不能只笼统回答资本主义发展水平的差异)(3)影响:前者对当时的封建专制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没有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与转型;后者极大地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