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运用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完成下面各题:

题目描述

【题目】运用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完成下面各题:

(1)通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文字的演变历程?秦国时,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的是哪种?

(2)《后汉书·蔡伦传》记载:“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成‘蔡侯纸’。”

材料中所提到的蔡侯纸的发明者是谁?在纸发明之前,还有哪些书写材料?纸的发明在人类文明史上起到过哪些作用?

(3)史料记载:唐太宗酷爱书法,他得到《兰亭集序》后,爱不释手,“置于座侧朝夕观赏”。相传,他在临终前,要求太子将《兰亭集序》真本随同下葬,以便他在地下也能随时欣赏。

材料中的《兰亭集序》被称为什么?它的作者被后人誉为什么?当时的人如何称赞他的书法?

答案解析

(1)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小篆(2)蔡伦;龟甲,兽骨,青铜器,帛,竹木简(任意一个)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3)天下第一行书;书圣;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做“金文”也称“铭文”,它比甲骨文规范,西周晚期,有人将文字统一整理成一种样式,这种字体称为“大篆”,秦朝统一后,把小篆作为规范文字通行全国,以后,我国又出现隶书,隶书之后是楷书、草书、行书。我国古代文字的演变历程为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秦始皇时期统一文字,统一使用小篆。(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早在西汉前期,我国的劳动人民就发明了纸。东汉时期,蔡伦在总结前人造纸经验的基础上,用树皮、破布、麻头、旧渔网等植物纤维等为原料,改进造纸术,降低了造纸的成本,同时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为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在纸发明之前,书写材料还有龟甲、兽骨,青铜器,帛,竹木简等。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晋的王羲之刻苦学习书法,继承各种书体的优点,所作楷、行、草书尤为精湛。当时的人称赞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王羲之的代表作是《兰亭序》,达到收放自如、浑然天成的境界,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王羲之由于在书法艺术上的杰出成就,被后人誉为“书圣”。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