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5-30 06:02:40

声音:是一种以波的形式传播的物质分子(比如说空气)的振动。频

题目描述

题目

声音:是一种以波的形式传播的物质分子(比如说空气)的振动。频率在16赫兹到20000赫兹之间的振动属于可听范围内,并且能在人的听觉处形成感官印象。人与人的听觉能力是不同的。频率低于16赫兹的振动被称为次声,高于20000赫兹的则被称为超声。 从上述定义中我们可以得知(    )。
A:只有很少的人能够在声音上听到频率低于16赫兹的振动
B:在次声和超声频率范围之间的震动不能引起人的听觉的感官印象
C:有一种振动,既不被称为次声也不被称为超声
D:大部分动物都有一个比人类更加精巧的听觉功能

答案解析

定义强调:波的形式传播,物质分子的振动。 A项中,很少的人能够听到频率低于16赫兹的振动,与定义中“频率在16赫兹到20000赫兹之间的振动属于可听范围内”不符,不符合定义; B项中,根据定义,在次声和超声频率范围之间的震动属于可听范围,能在人的听觉处形成感官印象,因此B项不符合定义; C项中,由“频率低于16赫兹的振动被称为次声,高于20000赫兹的则被称为超声”可知,振动频率介于16赫兹到20000赫兹的振动既不被称为次声也不被称为超声,符合定义; D项中,“大部分动物”,定义中并未涉及,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答案为C选项。

答案:C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