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在“法律知识知多少”的课堂学习环节中,同学们对自己搜集的案例

题目描述

【题目】在“法律知识知多少”的课堂学习环节中,同学们对自己搜集的案例进行了

案例一:某派出所接到一个紧急的报警电话,报警人一直喊:“有人要杀人。”派出所十余名民警为此奔波了一上午。结果查明这是无业游民张某出于好玩而导致的闹剧。

张某报假警的行为只违反了道德和纪律,应该予以严厉的批评教育。

案例二: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使用社交软件时用表情包传情达意,真人表情包更是成为聊天时的热宠。但有家公司却因为制作和发布了演员葛优的真人表情包而被判侵权,需要向葛优公开赔礼道数,同时赔偿葛优25万元。

这家公司的行为侵犯了当事人的民事权利,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案例三:16周岁的刘某在学校和同年级的陈某发生了冲突,在老师调解下,事情本已解决,但刘某心有不甘。放学后,纠集了社会上的一些“哥们儿”对陈某进行殴打,致使陈某身受重伤。

刘某是未成年人,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1)同学们对三个案例的分析正确吗?分别说说你的理由。

(2)这些案例带给我们哪些警示?

答案解析

(1)案例一:不正确。谎报警情属于行政违法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案例二:正确。未经他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属于民事违法行为,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权。案例三:不正确。刘某将陈某殴打成重伤,属于犯罪行为,而且刘某年满16周岁,应负刑事责任。(2)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遵纪守法。从小事做起,谨慎交友,防微杜渐。依法维权。

本题考查维护公共秩序、法不可违、预防犯罪、树立法治观念等。解答时要认真分析材料及问题,紧密联系教材相关知识,综合作答。(1)此问考查法不可违相关知识。案例一中,谎报警情,扰乱了公共秩序,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应该受行政处罚,而不是批评教育,分析错误。案例二中,某公司制作和发布演员葛优的真人表情包,侵犯了葛优的肖像权,造成民事侵权,应该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分析正确。案例三中,刘某纠结社会不良青年殴打同学,致使同学身受重伤,已触犯刑法,构成犯罪,刘某年满16周岁,根据刑法规定,应承担刑事责任,分析错误。(2)此问是警示类题目,可从树立法治观念、学习法律知识、依法维权等方面考虑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