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27 18:46:03

中华民族的历史也是一部政治文明的发展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中华民族的历史也是一部政治文明的发展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的两处图文各反映了什么政治局面,分析它们对秦朝、唐朝政治制度的影响。

材料二  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的骨髓里。直到现在,敌顽攻进来的巨炮和重弹,轰醒了我们的民族意识,……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

——晏阳初《农民抗战的发动》(1937年10月)

(2)结合时代背景指出材料二中“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内涵,分析揭开“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的原因。

材料三  二点即乘车赴中南海怀仁堂,开第一届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次大会。最要者为通过《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宣言》,及选举中国人民政协全国委员会与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及全体委员……及全体代表由车运至天安门外之广场上,为过去反抗帝国主义、封建魔王而殉难之志士以及解放军之烈士纪念碑奠基典礼(1949年9月30日)

——节选自《竺可桢日记》

(3)材料三中记载的会议体现了哪些精神?评价这次会议的影响。

材料四  三点至怀仁堂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今日通过国家大宪章,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宪法,所以外国记者亦特多……票写好后分为八组,十个票箱投票。票上有汉、藏、蒙、畏吾儿四种文字……主席团开会,周总理主席,说明廿二号的政治报告因翻译蒙、藏文需时,延期到廿三日。(1954年9月20日)

——节选自《竺可桢日记》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政治的发展,从经济角度分析其原因。

 

答案解析

(1)根据图片结合所学可知,图一反映秦朝的统一局面,图二反映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现象;二问结合对中央集权的影响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材料二“敌顽攻进来的巨炮和重弹,轰醒了我们的民族意识,……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可知“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内涵在于取得抗日胜利及民族独立;二问结合所学从日本入侵、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及民族意识进行分析。(3)根据材料三“选举中国人民政协全国委员会与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为过去反抗帝国主义、封建魔王而殉难之志士以及解放军之烈士纪念碑奠基典礼”结合所学可知这次会议体现了政治协商、民主平等、爱国主义精神;二问结合所学可知第一届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成立及政治协商制度的创立奠定基础。(4)根据材料四“三点至怀仁堂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票上有汉、藏、蒙、畏吾儿四种文字….(1954年9月20日)”等信息结合所学从新宪法颁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进行回答;二问结合所学从一五计划的开展进行回答。

(1)局面:统一;分裂(或答藩镇割据)影响: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创造条件;破坏了唐朝的中央集权制度(2)内涵:打败日本侵略者,争取民族独立。原因:日本侵华;实现了全民族抗战(或答国共第二次合作);民族意识增强。(3)精神:政治协商、民主平等、爱国主义影响:为新中国的建立做了准备;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4)发展:五四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或答民族平等)原因: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展开(或答一五计划)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