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3 13:40:11

(题文)品读经典,穿越时空,历代先贤的智慧和情怀会在你的心灵

题目描述

【题目】(题文)品读经典,穿越时空,历代先贤的智慧和情怀会在你的心灵中慢慢沉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人通过著书立说实现了文化的薪火相传。据不完全统计,从西汉到清代,古代中国人留下的典籍有18万种,236.7万卷,涉及经学、史学、地理、法律、医药、诗歌、农学等丰富的门类。在文化传承中,中国人的“书”也从单调的竹木简演变成了图文并茂的图书。

——摘编自肖东发《中国古代出版印刷史专论》

材料二  历经几千年的风雨,中国人的文化风味都留在了一部部厚重的典籍里。

——摘编自《影响中国历史的三十本书》

材料三  《建国方略》是孙中山先生的《孙文学说》《实业计划》《民权初步》三本著作的合称。通过对一系列革命挫折的深刻反思,孙中山先生从思想、经济和政治层面对未来中国进行了系统化的设计,字里行间表达出他博大的革命胸襟和深沉的家国情怀。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带着理想未成的遗憾溘然长逝,弥留之际,口中仍念记着“和平、奋斗……拯救中国”。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中国人“文化的薪火相传”主要依靠什么途径?结合所学知识,中国人的“书”从竹木简演化为图文并茂的图书,主要得益于哪些重要的发明? 

(2)根据所学知识,填写材料二书目中①、②两处被隐去的信息。

(3)某位书友建议将(本草纲目)列入《影响中国历史的三十本书》,你觉得好不好?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4)依据材料三,我们阅读《建国方略》时,除了解孙中山先生的思想主张外,还应从他身上学习什么优秀品格?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对优秀的传统文化典籍应该持怎样的态度?

答案解析

(1)根据材料一的“中国人通过著书立说实现了文化的薪火相传。”可以看出中国人“文化的薪火相传”主要依靠著书立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的“书”从笨重的竹木简演化为图文并茂的图书,主要得益于汉朝造纸术的发明和北宋印刷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司马迁著有《史记》,记叙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北宋的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3)将《本草纲目》列入“影响中国历史的三十本书”,我觉得不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一部科技著作,不足以影响历史的发展。(4)根据材料三的“孙中山先生从思想、经济和政治层面对未来中国进行了系统化的设计,字里行间表达出他博大的革命胸襟和深沉的家国情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对国家、民族的热爱之情,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等值得我们学习。对优秀的传统文化典籍,我们应取其精华,取其糟粕,批判地继承。

(1)著书立说;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2)①《史记》;②司马光。(3)不好;《本草纲目》是一部科技著作,不足以影响历史。(4)对国家、民族的热爱之情,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等;取其精华,取其糟粕,批判地继承。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