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探究: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请
题目描述
【题目】综合探究: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请你结合以下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思想篇】
材料一: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我不能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制度篇】
材料二:导致英国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在(1688年)宫廷政变之后,英国迅速建立起了一个适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的政治体制。这个体制保证了英国社会有一个相对宽松与和平的环境,从而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强国之鉴》
【技术篇】
材料三:亨利·福特的创新是用于生产流水线。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正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福特才得以在以后的十年中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并使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到1914年,路上行驶的每两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是福特汽车。 ——摘编自韦尔奇《美国创新史》
【经济篇】
材料四:列宁说:“……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1)材料一反映了伏尔泰的哪些基本主张?在这些主张的引导下才有了法国大革命中的哪一法律文件?
(2)根据材料二说明英国建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这种体制对英国有何影响?
(3)材料三反映的是美国工业生产中的哪一技术创新?据材料概括这一技术产生的影响。
(4)材料二所说的“重大的突破”指哪一政策?
(5)综合上以上材料说明国家兴旺、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有哪些?
答案解析
(1)自由、平等、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分)《人权宣言》(1分)(2)君主立宪制(1分)保证了英国社会有一个相对宽松与和平的环境,从而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1分)(3)流水线生产(1分)降低生产成本,汽车进入普通家庭;美国成为装在轮子上的国家(1分)(4)新经济政策(1分)(5)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1分)(答出一点给0.5分,答到两点给全分)
试题分析:(1)此题考查启蒙运动及其影响。“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体现了天赋人权的思想;“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我不能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反映了自由、平等的思想。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在这些主张的引导下才有了法国大革命中的《人权宣言》。(2)此题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知识点。1688年的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1689年,英国国会颁布《权利法案》,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该体制的确立,保证了英国社会有一个相对宽松与和平的环境,从而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3)此题考查汽车生产的流水线装配工艺的相关知识点。根据材料三中“亨利·福特的创新是用于生产流水线”可知,这反映的是美国工业生产中的流水线生产。根据“正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福特才得以在以后的十年中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并使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可知,汽车生产的流水线装配工艺,提高了汽车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汽车进入普通家庭,使美国成为“装在轮子上的国家”。(4)此题考查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相关知识点。1921年,列宁废除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其特点是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5)此题考查国家兴旺、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上述材料提到的启蒙运动,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保证了英国社会有一个相对宽松与和平的环境;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汽车生产的流水线装配工艺,提高了汽车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所以由此可知,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是国家兴旺、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
相关试题
大洋洲某岛屿附近漂浮着一座来自南极冰架的巨大
【简答题】 构成行车事故的原因是什么?(技能
8800 患者,女性,33岁。头部被重物击伤
西晋灭亡以后,于公元5世纪结束北方分裂割据局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2017年2月7日晚,
【单选题】 水泥或混凝土中碱含量的含义是。【
43. 43.除上题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
把使粮食增产的转基因技术提高到消灭贫困和解决
19.关于施工前期准备工作“三通一平”的说法
下列输送设备中,属于有挠性牵引件的有( )
2019年5月31日,某事业单位计提本月固定
电极反应
下列命令中哪些可以用来显示文件的内容?(
当分部工程较大或较复杂时,可按( )划分为
按照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次序,默写唐末和尚守温
义素分析的作用有哪些?
妈富隆的主药成份为( )。
恰当的临床输血的关键要素不包括( )
下列哪一选项最能解释无过错责任原则的归责理念
思考的关键是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