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2-12-18 15:52:07

在讲《透镜》这节课时,曾老师让学生借助实验桌上的放大镜、远视

题目描述

  单选题

  在讲《透镜》这节课时,曾老师让学生借助实验桌上的放大镜、远视镜片、近视镜片来认识透镜。这节课体现了心智技能的()阶段。 A 活动定向 B 物质与物质化 C 出声的外部语言 D 无声的外部语言

答案解析

[搜题无忧题目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加里培林的心智动作阶段理论。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提出了心智动作阶段形成的理论,他将心智动作的形成分成了五个阶段,分别为动作的定向阶段、物质与物质化阶段、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内部言语阶段。其中,物质与物质化阶段是指物质活动借助实物进行的活动。题干中,曾老师让学生借助放大镜、远视镜片、近视镜片来认识透镜,体现了本节课的学生学习需要借助事物对知识进行理解,属于物质与物质化阶段。B项正确。A项:动作的定向阶段是活动的准备阶段,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预先熟悉活动任务,了解活动对象,指导将要做什么和怎么做,构建关于认知活动本身和活动结果的表象,以便完成对它们的定向。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是心智活动不直接依赖物质或物质化的客体,而是借助出声言语的形式来完成的。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不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开始从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转化。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B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