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中国近代史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侵略下坠入近代的屈辱与抗争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近代史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侵略下坠入近代的屈辱与抗争,也记录了近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断探索的历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她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但这些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材料三  “狠除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中国同盟会纲领

材料四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

材料五  2016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提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首次将“四个自信”并列起来。7月1日,他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中,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个自信”作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八方面内容之一进行了重申和强调,使之成为全党面向未来、面对挑战的根本遵循。

(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指的是哪场战争?战后签订了哪一不平等条约?

(2)材料二中的“自我疗伤”“温药慢治”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

(3)根据材料三,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材料四中的“德先生”“赛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它们是哪一运动的口号?

(4)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回答,请指出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5)根据材料五回答,当代中国人找到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答案解析

(1)鸦片战争;《南京条约》(2)洋务运动;戊戌变法(3)三民主义;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4)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文化(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是对鸦片战争的描述。英国政府为保护鸦片走私,借口中国禁烟,发动侵华战争。1840年6月,英国舰队入侵中国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1842年8月,英国舰队沿长江而上,直逼南京城下,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所以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2)据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期的近代化探索历程中,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一场场救亡图存运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其中“自我疗伤”是指洋务运动;“温药慢治”是指戊戌变法;“猛药重治”是指辛亥革命;“开颅洗脑”指的事件是新文化运动。(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陈独秀掀起的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两面大旗是民主和科学,“德先生”:即“Democracy”,德莫克拉西(音译),意为:“民主”,所谓“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赛先生”:即“Science”,赛因斯(音译),意为:“科学”。(4)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从学习西方技术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5)本题考查了课本的基础知识,依据课本内容可知,我们应该自信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分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以中国找到的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