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材料二: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口号出自哪次运动?

(2)这次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3)材料一的三句口号中哪句最能体现这场运动的性质?

(4)根据材料二并结合课本知识,分别讲出该运动前后期的运动中心、运动主力分别是?

(5)作为青年学生应该学习运动中的一种什么精神?

答案解析

(1)五四运动(2)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3)外争国权,内惩国贼(4)运动中心:北京——上海;主力:学生——工人。(5)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1)依据材料内容“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结合所学可知,以上口号是出现于五四运动中的口号。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1919年5月4日,北京十余所学校的300多名学生,怀着满腔怒火,到天安门广场举行集会、游行等抗议活动,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在北京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材料一中的“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最能体现五四运动的性质,“外争国权”体现了反帝、“内惩国贼”体现了反封建。(4)结合所学可知,1919年5月4日,北京十余所学校的300多名学生,怀着满腔怒火,到天安门广场和东交民巷外国使馆界举行集会、游行等抗议活动,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6月5日,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声援学生运动。紧接着全国100多个城市的工人相继罢工响应,商人也举行罢市。反帝爱国运动的重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斗争的主力逐渐由学生转向工人。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5)开放题,言之有理,如作为青年学生,应该学习五四运动中学生们的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