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27 11:30:27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题目描述

【题目】(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是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土改基础上的继续和发展。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强调“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但不得没收“地主兼营的工商业及其直接用于经营工商业的土地和财产”;“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所有应加没收和征收的土地,在当地解放以后,如以出卖、出典、赠送或其他方式转移分散者,一律无效”;在土地改革完成后,“由人民政府发给土地所有证,并承认一切土地所有者自由经营、买卖或出租其土地的权利”。土改期间地方政府组织了人民法庭,依法想办一切违抗或破杯土地改革法令的罪犯。新区土改于1952年基本结束,据统计,约有三亿农业人口的地区完成了土改,获得经济利益的农民约占农业人口的60-70%,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4%左右。

——摘编自李良玉《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解放区土地改革顺利推行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意义。

答案解析

(1)依据题干的时间信息,从所处的时代背景的角度加以回答即可得出,新中国的成立和以前土地改革的经验的影响。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现状可以得出,土改的目的在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换取农民阶级对新生政权的支持。据材料“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可以得出有法律的保障。(2)结合土地改革的内容可以得出有利于摧毁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据材料“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40%左右。”可以得出促进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粮食产量的增加为工业化奠定了基础。同时农民获得了土地,换取了对新兴政权的支持,有利于巩固新中国。

(1)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政权的保障);民主革命时期的士改经验;致力于秩序稳定和生产发展,最大限度地团结了各种力量(广大农民支持);士改法规兼具严密性与灵活性,并得到严格的贯彻执行。(2)意义:催毁了封建地主土地制度,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减轻了社会震动,巩固了人民政权。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