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6 14:53:59

2017年是北京轨道建设历史上在建线路最多、在建里程最长、建

题目描述

【题目】2017年是北京轨道建设历史上在建线路最多、在建里程最长、建设任务最重的一年。北京首条磁悬浮轨道线——S1线已进入在轨运行阶段。到2017年底,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608.2公里(相当于绕着北京五环跑六圈)。研究者指出,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建设,主要是为了确保交通系统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也有经济下行压力下,通过基础设施投资托底经济的原因。

(1)结合材料,运用财政作用的知识,说明北京市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发展轨道交通的理由。

(2)轨道交通耗资巨大。未来几年北京轨道交通建设财政投入每年仍面临200亿元缺口,亟待解决。请你就“解决轨道交通建设融资问题”为政府出谋划策。

 

地铁S1线西起潭柘寺站,与6号线、1号线、18号线相接,速度快于普通地铁,开通后从门头沟到石景山仅十几分钟。该线路列车每节车厢载客量在150人以内(普通地铁列车载客量为240人),车厢的造价500万元左右(普通B型列车约为700万元)。

现行北京地铁普通列车票价为6公里(含)内3元,6-12公里(含)4元,12-22公里(含)5元,22-32公里(含)6元,32公里以上部分,每增加1元可乘坐20公里。

(3)你认为北京地铁S1号线磁悬浮列车票价定在多少合适?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学知识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

本题以2017年北京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建设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资源配置、宏观调控、投资与融资、影响价格的因素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1)北京市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发展轨道交通的理由,考生可从北京市政府增修轨道交通建设,有利于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政府通过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需求,有处于拉动经济发展,促进经济的平稳运行等角度说明。(2)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考生可从发行政府债券、向银行贷款、吸引社会资本进行融资等角度提出相关建议。(3)回答本题,考生可从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等角度阐明自己的观点。

(1)轨道交通建设投资大,建设周期长,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北京市政府增修轨道交通建设,有利于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政府可以通过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需求,拉动经济发展。(2)可发行政府债券,向银行贷款,吸引社会资本进行融资。(3)评分视角:能围绕价值决定价格(建造成本、科技含量)、供求影响价格(观光需求、出行时间成本优势等)等角度结合材料合乎逻辑地阐明自己的观点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