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是新中国不同时期的经济政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下列是新中国不同时期的经济政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社论
材料二 下列反映的是新中国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
材料三 “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1958年6月21日社论
材料四 “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世界上没有一个现代化国家是闭关自守搞起来的。美国经济技术的强大,日本能够后来居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广泛采用世界各国的技术专长,把世界上主要的先进技术集中起来。”
——1979年1月1日社论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党和政府为实现“最高利益”所编制的建设规划是什么?
(2)材料二中,图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图二和图三中“入社”的“社”分别指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当时我国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4)材料四中“战略转变”前后,党的工作中心分别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
答案解析
(1)由材料一“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可知,材料一中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实现国家工业化。党和政府为实现“最高利益”所编制的建设规划叫第一个五年计划。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是1953年-1957年;“一五”计划的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2)由图一“土地房产所有证”可知反映的是土地改革运动。土地改革废除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由地主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图二是“1953年农民申请入社”,反映的是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即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图三是“1958年农民申请入社”,反映的是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全国农村掀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农民纷纷加入人民公社。人民公社的特点的“一大二公”,其含义是一大是规模大,二公是公有化程度高。(3)根据材料“最高的速度……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可知,当时我国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经济建设过程中片面追求高速度,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4)根据题目“一九七九”可知,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第一年,也是我国改革开发的开始,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容可知,我们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了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伟大决策。(5)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要实事求是;要制定科学规划;要尊重客观规律等。
(1)最高利益:工业化;建设规划:“一五”计划。(2)事件:土地改革;图二和图三“社”:农业合作社、人民公社。(3)主要问题:高速度(4)前:阶级斗争;后:经济建设(5)如何实现:要实事求是;要制定科学规划;要尊重客观规律(任写一,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相关试题
下面对课文或作者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Y344£114型封隔器的最小通径为φ()
27. 关于外照射防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1956年,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踢猫效应”。即:人的不
“交友是一个平等互惠的过程”,对这就话的理解
下列关于外币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说法,不正确的
以下属于绿茶的有()
我国把儿童划分为六个阶段的依据是我国是的政治
政府和社会举办( )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
两种装配基准误差产生的原因?
货品释放的易燃蒸气足以被点燃时的最低温度称为
生产有毒、有害食品罪主观上必须明知是有毒、有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
中国自l985发现首例AIDS病人以来,目前
吸烟的危害之一是烟气中有破坏血液中血红蛋白结
轨距加宽是()位置不变。
土地登记代理人与委托人之间通过()相对固定双
如果对粮农进行补贴
以下哪项是对马丁和辛津格的“利益冲突”定义的